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雄蜂对大豆不育系结实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桂华
作者: 杨桂华;李建平;李茂海;刘金文;侯云龙;曲文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传粉昆虫;苜蓿切叶蜂;大豆不育系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08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11-1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报道了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的效果。结果表明,尽管雄蜂的传粉效率显著低于雌蜂,但雄蜂在网室内的传粉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释放雄蜂网室内大豆不育系JLCMS8A和JLCMS17A的平均单株结荚数和粒数分别为10.3个、16.6粒和37.8个、84.3粒,分别是释放雌蜂后结荚率和结实率的35.0%、34.9%和77.5%、70.2%。过去数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不育系在网室内没有传粉昆虫时,结荚率和结实率均低于3%,表明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是大豆不育系有效的传粉昆虫。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熊蜂和苜蓿切叶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效果的研究. 杨桂华,李建平,李茂海,曲文利,毕良臣. 2005
[2]中国苜蓿切叶蜂的研究和应用. 李建平,杨桂华,李茂海,曲文丽,毕良臣,侯云龙. 2005
[3]异交率对大豆不育系种子质量的影响及调控方法. 赵鑫,彭宝,张井勇,闫昊,张春宝,赵丽梅. 2017
[4]大豆不育系昆虫传粉技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研究. 卫一超,张瑞军,王瑞. 2016
[5]意大利蜜蜂和苜蓿切叶蜂为紫花苜蓿授粉访花行为比较. 武敏,张旭凤,张云毅,宋怀磊,武文卿,宋佳奇,郭媛. 2020
[6]苜蓿切叶蜂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刘晨曦,秦玉川,陈红印,宋敦伦. 2004
[7]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化性与抗寒能力的关系.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侯云龙. 2009
[8]苜蓿切叶蜂筑巢规律初步研究. 朱猛蒙,李东宁,张蓉,魏淑花,马晓霞,黄文光. 2017
[9]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成蜂对白僵菌敏感性的差异.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曲文利. 2007
[10]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研究进展.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曲文丽. 2008
[11]人工释放苜蓿切叶蜂的营巢行为观察. 王凤鹤,杨甫,耿金虎,袁宝玲. 2008
[12]苜蓿切叶蜂在杂交大豆育种上的应用. 张磊,戴瓯和,李杰坤,黄志平. 2003
[13]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在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上的差异.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 2009
[14]苜蓿切叶蜂对绿僵菌的敏感性. 李茂海,李建平,丛斌,杨桂华. 2005
[15]苜蓿切叶蜂繁殖过程中病害及防治研究.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 2002
[16]紫花苜蓿的传粉昆虫种类及其访花行为. 刘红平,李晓霞,王晓娟. 2008
[17]山楂传粉昆虫种类及其行为研究. 赵龙龙,胡增丽,李庆亮,刘朝红,张未仲,韩凤,李捷. 2018
[18]贵州不同生境油茶林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的访花行为. 韦小平,林平,王海,李应,黎华君,贺兴江. 2020
[19]从改变取蜜方式的角度谈野生大蜜蜂的保护. 张棋麟,李还原,董志祥,苗春辉,Terd Disayathanoowat,郭军. 2018
[20]国内访花传粉昆虫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武文卿,李川,邵有全.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耐盐转基因大豆事件AtARA6-A001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
作者:孙星邈;侯云龙;王英哲;关诗宇;邱红梅;张玲
关键词:大豆;转基因;侧翼序列;重测序;定性PCR检测
-
低温和土壤偏干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试验研究
作者:李建平;任景全;马艳敏;王冬妮;曹铁华;杨会兵;陈长胜
关键词:低温;土壤偏干;玉米;发芽;品种
-
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吉育5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侯云龙;李健琳;李明姝;赵晶洁;崔正果;陈健;颜秀娟;郑宇宏
关键词:大豆;高产;抗病;国审;吉育513;栽培技术
-
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田成丽;张金花;朱峰;韩日畴;李茂海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活体培养;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液双相培养;应用技术
-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藏粮于地”的模式和效果
作者:李俊杰;肖琴;吴海霞;李建平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农地金融;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贷款模式
-
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对次季节-季节尺度大气可预报性的影响
作者:胡榕;李建平;侯兆禄
关键词: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IPCO);S2S尺度可预报性;热带季节内振荡;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
-
吉林省大豆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吕叶;董青松;陈亮;侯云龙;刘德泉;王跃强;张君;王新风;张玲;于维;邱红梅
关键词:大豆;品种;SNP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