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疫霉对缬菌胺抗性突变体生物学特性及抗性风险量化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坡

作者: 杨坡;路粉;赵建江;吴杰;毕秋艳;韩秀英;李洋;王文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致病疫霉;缬菌胺;生物学特性;基本抗性风险;量化评估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669-6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研究致病疫霉对缬菌胺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评估致病疫霉对缬菌胺产生抗性的风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田间菌株对缬菌胺的敏感性;通过比较抗性突变体在无药条件下继代培养前后对缬菌胺的敏感性来确定其抗性稳定性;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敏感菌株的适合度和竞争力;通过量化7个基本抗性因素的风险值评估致病疫霉对缬菌胺的基本抗性风险。结果表明:在2018年从内蒙、河北、贵州、四川、黑龙江等五省(自治区)采集分离的153个菌株和2019年从河北、内蒙采集分离的40个菌株中低抗菌株分别占31.4%和35.0%,敏感菌株分别占68.6%和65.0%,抗性指数均为0.34,抗性倍数分别为1.5和2.1,未发现中抗和高抗菌株;8个抗性突变体在无药条件下继代培养10代后,少数抗性突变体的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6个抗性突变体的适合度均显著低于其亲本敏感菌株;4个抗性突变体与其亲本菌株的孢子囊不同比率混合物分别在离体叶片上继代培养1、3、7代的抗性频率显著低于初始抗性频率或与初始抗性频率无显著差异;致病疫霉对缬菌胺7个基本抗性因素的风险值之和为9,推测致病疫霉对缬菌胺的基本抗性风险为低至中等。建议加强致病疫霉菌群体对缬菌胺的抗性监测,将缬菌胺与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和发展。

分类号: S432.4

  • 相关文献

[1]致病疫霉对缬菌胺敏感基线的建立及抗性风险评估. 杨坡,吴杰,路粉,赵建江,毕秋艳,韩秀英,李洋,王文桥. 2022

[2]农村土地纠纷的量化评估与防控化解——基于2015年全国七省大样本农村调查. 曲颂,夏英,张法顺. 2017

[3]2001年棉花区试品系抗棉铃虫鉴定与综合评估. 柏立新,束春娥,张龙娃,郭志刚,蒋小平. 2002

[4]我国奶业市场结构的量化评估、机制分析及规制理路. 余泽田,董晓霞,李立望,彭华,刘浩. 2023

[5]植物介导的RNA干扰引起马铃薯晚疫病菌基因的沉默. 任琴,王亚军,郭志鸿,李继平,谢忠奎,王若愚,王立,惠娜娜. 2015

[6]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 丁海滨,卢扬,邓禄军. 2006

[7]5种南药植物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 王红刚,陈银华,林江,耿梦婷,张瑞,邱煜荣,王文桥. 2020

[8]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分布. 王立,惠娜娜,李建军,马永强,周天旺,李继平,朱小琼,国立耘. 2013

[9]不同寄主致病疫霉菌群体遗传结构的SSR比较分析. 陈昌盛,李本金,黄灿强,许旭萍,陈庆河,翁启勇. 2010

[10]福建省部分地区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祝雯,付海静,杨丽娜,陈庆河,翁启勇,詹家绥. 2013

[11]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王腾,马爽,孙继英,汝甲荣. 2017

[12]几种杀菌剂对致病疫霉抗甲霜灵菌株的活性测定. 黄福新,刘志明,秦碧霞,蔡健和. 2008

[13]马铃薯晚疫病生防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效果. 梁允刚,孟晶,谭兰玉,耿振龙,门佳轩,王小兵,李蘅. 2017

[14]马铃薯对晚疫病水平抗性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李惠霞,刘永刚,张俊莲,王蒂. 2015

[15]青海省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其对甲霜灵敏感性研究. 叶广继,杨永智,周云,孙海宏,李芳弟,王舰. 2008

[16]离子钛对致病疫霉生物活性的影响. 朱雷,黄云,李洪浩,陶向,席亚东,沈学善. 2020

[17]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组成分析. 彭化贤,席亚东,王晓黎,刘波微. 2013

[18]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表型和遗传变异的分析. 赵青,郑峥,李颖,杨宇红,李惠霞,谢丙炎. 2016

[19]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材料的筛选与电镜观察. 周倩,刘甜甜,吴秋云,胡新喜,宋勇,熊兴耀. 2015

[20]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作用机制初探. 袁会珠,覃兆海,陈小霞,齐淑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