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荧光组分对砷甲基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令仪
作者: 李令仪;张楠;张洋;吴翠霞;曾希柏;苏世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维荧光;稻田土壤;有机物料;砷甲基化;水稻直穗病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2211-2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地区砷污染水稻土为对象,采用厌氧培养试验研究了秸秆和猪粪两种不同有机物料施用后土壤溶液中甲基砷及有机碳荧光组分含量变化,初步探索了两者可能存在的关联。结果表明:秸秆与猪粪处理及其不同添加量水平显著影响土壤溶液中甲基砷浓度,厌氧培养5 d后,秸秆处理3种添加量(分别以0.5%、1.0%和1.5%的总有机碳添加量计)水平下的甲基砷浓度分别增加了40.3%、24.2%和24.0%,猪粪处理3种添加量(分别以0.5%、1.0%和1.5%的总有机碳添加量计)水平下的甲基砷增加量低于秸秆处理,增幅分别为15.5%、6.9%和3.8%;厌氧培养前后土壤溶液中总有机碳消耗量与甲基砷增加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秸秆与猪粪处理后土壤溶液中有机碳荧光组分和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秸秆源有机碳的腐殖化程度低,生物可利用性相对更高,且含有更多的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SMP)、芳香蛋白类Ⅰ(APⅠ)和芳香蛋白类Ⅱ(APⅡ);厌氧培养5 d后,荧光指数、芳香蛋白类、富里酸类物质(FA)和腐植酸类物质(HA)与甲基砷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腐殖化指数与甲基砷浓度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不同类型有机物料降解后有机碳荧光组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APⅡ、FA和HA浓度可能是影响砷甲基化的重要因素,相关结果有利于明确稻田砷甲基化过程的关键碳分子形态以及服务于今后水稻直穗病预警防控。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有机物料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魏夏新,熊俊芬,李涛,文炯,曾希柏,余德海. 2020
[2]盱眙县2020年水稻直穗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及防控技术. 陆海空,杨文飞,米长生,杜长江,刘建明,叶连华,程雪梅. 2021
[3]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紫色土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孔德宁,康国栋,李鹏,沈学善,刘满强,李辉信,胡锋,焦加国. 2021
[4]含钙添加剂处理下不同秸秆腐解产物可溶性有机质三维荧光特征变化. 夏明明,刘佳,吴萌,樊剑波,刘晓利,陈玲,马昕伶,李忠佩,刘明. 2024
[5]稻田转变为旱地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 黄山,芮雯奕,彭现宪,刘武仁,张卫建. 2009
[6]利用改进的BCR法和Tessier法提取稻田土壤中Pb、Cd的对比研究. 邓晓霞,米艳华,黎其万,段红平,杜丽娟,和丽忠,尹本林,陈璐. 2016
[7]湘潭某工业园周边稻田土壤及稻米镉污染的风险评价. 唐贞,杨仁斌,雷鸣,唐世荣,宋正国,彭莎. 2012
[8]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俞巧钢,杨艳,邹平,叶静,张康宁,顾国平,马军伟,符建荣. 2017
[9]海南稻田土壤硒与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安全性. 耿建梅,王文斌,温翠萍,易珍玉,唐树梅. 2012
[10]贵州省稻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孔祥宇,黄国培,程天金,江帆,王志伟,李秋华,喻子恒,张华,姚珩. 2018
[11]不同类型水稻土对氮磷养分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简燕,朱坚,彭华,熊丽萍,蔡佳佩,纪雄辉. 2020
[12]紫云英与稻秸还田对稻田土壤硝化潜势的影响. 章子含,王赟,高嵩涓,曹卫东. 2021
[13]中华鳖投放密度对稻鳖共生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陈静,何吉祥,吴本丽,黄龙,张烨. 2021
[14]油菜机械移栽稻田土壤特性试验. 王苏飞,吴崇友. 2017
[15]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张志毅,何绍华,倪承凡,吴茂前. 2023
[16]湖南省某县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穆莉,王跃华,徐亚平,李军幸,戴礼洪,姜红新,刘潇威,赵玉杰,陈芳. 2019
[17]中国稻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李冬初,黄晶,马常宝,薛彦东,高菊生,王伯仁,张杨珠,柳开楼,韩天富,张会民. 2020
[18]控释氮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氮素肥力的关系. 郑圣先,廖育林,谢坚,向艳文,聂军. 2007
[19]冬季作物对水稻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曾昭海,杨光立,肖小平,张帆. 2009
[20]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有机碳矿化以及腐殖质特征的影响. 何明菊,区惠平,何冰,沈方科,顾明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杨忠兰;翟凡;温莉;颜蒙蒙;肖嬴;张永浩;姚锋先;曾希柏
关键词:硒生物有效性;土壤-植物系统;硒转运;赣南脐橙;硒形态
-
客土比例对土壤及油菜砷有效性的影响
作者:王旭东;文炯;彭芝;张楠;苏世鸣;李宇翔;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客土比例;有效砷;油菜;土壤理化性质;吸收砷
-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辽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于惠琳;吴玉群;尤丹;于佳霖;张洋
关键词:糯玉米;辽糯5号;选育;栽培技术
-
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书萍;赵海岩;肖万欣;刘晶;张洋
关键词:玉米;氮素;密度;叶绿素荧光
-
水稻组培耐盐突变体筛选体系的研究
作者:伍文文;杨勇;张楠;李志彬;罗峰;裴忠有
关键词:水稻;组织培养;耐盐;突变体筛选
-
我国油料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
作者:严茂林;周晓亮;刘自搏;张洋
关键词:油料;增产;格局;贡献因素;LMDI模型
-
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作者:吴彩云;高春华;周继中;刘子荣;欧阳凤仔;张洋;孙明珠;李晓楠;范琳娟;姚健;姚英娟;徐雪亮
关键词:油菜;根肿菌;分布;生理小种;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