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抗细菌性条斑病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月秋

作者: 何月秋;黄瑞荣;文艳华;曾小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机制;游离氨基酸;过氧化物同功酶;酯酶同功酶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1993 年 02 期

页码: 133-139

摘要: 供试品种叶片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过氧化物同功酶、酯酶同功酶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同功酶活性高的品种抗性亦较好,但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受感染后,酶带颜色都有加深,且多一条RF值为0.74酯酶酶带;抗病品种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低于感病品种;品种病情严重度随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而加重;但同一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针刺和喷雾接种的结果表明,品种的抗侵入与抗扩展能力高度相关(Υ=0.838)。品种抗性与气孔密度、大小无明显关系。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平菇菌糠对辣椒过氧化物同功酶及产量的影响. 侯立娟,姚方杰,宋金俤. 2013

[2]同功酶电泳与田间种植方法鉴定大白菜杂交种纯度的相关研究. 黄为平,郑晓鹰. 1990

[3]桔梗种质资源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郭靖,王英平,王志清,艾军,李昌禹,郭崇民. 2009

[4]苜蓿叶片过氧化物同功酶与抗冷性的关系. 夏明,刘亚学,阿拉木斯,李志勇,韩润清. 2003

[5]鳞绿泥杆菌对马铃薯瓢虫幼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李卫伟,李友莲,张筱秀,郭艳琼,李秀岚. 2002

[6]广亲和选系“02428”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初步利用. 邹江石,聂毓琦,潘启民,傅春霞,郑为认,裔承宽. 1989

[7]激光对小麦的诱变效果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许梅芬. 1991

[8]有机磷诱导拟南芥差异蛋白表达及其对酯酶同功酶活性的抑制. 丛靖宇,高仙灵,朱宏,万东莉,李国婧,张镝,杜红,王瑞刚. 2010

[9]应用酯酶同功酶技术分析激光处理小麦的诱变效应. 许梅芬,王桂贞,张利华. 1993

[10]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研究——绵羊牦牛棘球蚴囊液几项生化指标的比较. 窦兰清,朱兴全,孙学勤,史晓红,牛炳亨,叶炳辉,朱昌亮,鲁德松. 1993

[11]水稻品种(系)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评价. 王汉荣,谢关林,冯仲民,谢以泽,何红卫. 1995

[12]杂交水稻及其亲本抗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初报. . 1990

[13]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评价. 冯爱卿,陈深,汪聪颖,杨健源,封金奇,陈凯玲,陈炳,朱小源. 2021

[14]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1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白雪,陈悦,白庆荣,谷月,孙蕾,赵廷昌. 2019

[15]云南稻种对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研究. 余功新,戴陆园,张端品,谢岳峰,陈勇,廖新华. 1989

[16]玉米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转化水稻的研究. 谢学文,于晶,徐建龙,周永力,黎志康. 2007

[1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的双右边界双元载体的构建. 许美容,夏志辉,翟文学,徐建龙,周永力,黎志康. 2008

[18]水稻品种资源对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抗性评价. 冯爱卿,陈深,杨健源,汪聪颖,汪文娟,苏菁,曾列先,朱小源. 2018

[19]稻种材料抗细菌性条斑病性鉴定. 黄思良,李容柏,李卫民,覃丽萍,谢玲,胡春锦,李小勇,付岗. 2007

[20]用real-timePCR定量分析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在寄主体内的生长繁殖. 吴茂森,何晨阳.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