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文国宏

作者: 文国宏;王一航;李高峰;齐恩芳;何三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陇薯7号;晚熟马铃薯;陇薯7号;晚熟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08 年 1 卷 04 期

页码: 35-37+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陇薯7号是以庄薯3号为母本、以菲多利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20d(天)左右,薯块休眠期长。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较浅,表皮光滑,商品薯率80%,干物质含量25.2%,淀粉18.75%,VC203.1mg·kg-1,粗蛋白2.68%,还原糖0.18%。对晚疫病和花叶病毒病的抗性优于渭薯1号。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3000kg,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陇薯7号是以庄薯3号为母本、以菲多利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20d(天)左右,薯块休眠期长。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较浅,表皮光滑,商品薯率80%,干物质含量25.2%,淀粉18.75%,VC203.1mg·kg-1,粗蛋白2.68%,还原糖0.18%。对晚疫病和花叶病毒病的抗性优于渭薯1号。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3000kg,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密度试验研究. 李高峰. 2017

[2]抗病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及其栽培技术. 李高峰. 2014

[3]覆膜和密度对‘陇薯7号’产量及不同质量块茎分布的影响. 曲亚英,李掌,郑永伟,白永杰,文国宏,李高峰,陈富. 2019

[4]收获期对陇薯7号块茎休眠和产量的影响. 曲亚英,李掌,李高峰,李小波,郑永伟. 2019

[5]栽培密度和氮磷施肥水平对陇薯7号产量的影响. 陈富,陆立银,谢奎忠,张武. 2012

[6]EMS诱导四倍体马铃薯陇薯7号无性突变群体建立与分析(英文). 柳永强,胡新元,李掌,蒙孔莉,高彦萍. 2016

[7]牡丹江地区马铃薯新品系品比试验. 张丽微,董清山,范书华,王艳,赵云彤,解国庆,华玉晨. 2021

[8]14个晚熟马铃薯新品系在榆中的品比试验初报. 郑永伟,李掌,曲亚英,白永杰,文国宏. 2018

[9]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的选育. 文国宏,王一航,李高峰,齐恩芳,张武,陆立银. 2007

[10]不同肥料对晚熟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尹旺,邓仁菊,曾宪浩,孔令元,陈明俊,卢扬,王洪亮,李飞,雷尊国. 2021

[11]晚熟耐贮梨新品种-新苹梨选育. 王家珍. 2004

[12]晚熟龙眼新品种‘冬宝9号’. 郑少泉,许家辉,蒋际谋,许秀淡,刘友接,陈秀萍,李韬,张泽煌,刘惠玉,黄金松,余东,许奇志,邓朝军,张守梅,黄爱萍. 2006

[13]晚熟苹果新品种‘岳冠’的选育. 吕天星,王冬梅,闫忠业,姜孝军,伊凯,刘志. 2016

[14]苹果晚熟新品种岳华在辽宁绥中的表现. 闫忠业,吕天星,武雅娟,王冬梅,刘志,张景娥,杨锋,伊凯. 2014

[15]优质晚熟葡萄. 潘春云. 1999

[16]晚熟耐贮梨新品种一新苹梨选育. 王家珍. 2004

[17]苹果新品种岳冠在辽宁绥中的试栽表现. 闫忠业,刘志,武雅娟,吕天星,王冬梅,张景娥,杨锋,伊凯. 2015

[18]苹果晚熟新品种岳华的选育. 王冬梅,刘志,伊凯,张景娥,闫忠业,吕天星. 2015

[19]苹果优质晚熟新品种望香红的选育. 闫忠业,伊凯,刘志,王冬梅,吕天星,张景娥,杨锋. 2014

[20]两熟棉蕾期旺长的原因及其对策. 薛祯祥.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