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在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中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思凡
作者: 何思凡;王伟;关荣发;张玉;王君虹;李雪;朱作艺;景凤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机器视觉;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无损检测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20 年 009 期
页码: 305-3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食用植物油营养丰富,在生活饮食中必不可少,但市场上的食用植物油掺伪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食用植物油掺伪的鉴别十分重要.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的常规检测方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并且操作复杂,耗费时间较长,因此亟需一种食用植物油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来提高检测的效率.机器视觉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为食用植物油的无损快速检测提供了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文章介绍国内外机器视觉技术在食用植物油品质与掺伪鉴别中的研究动态,比较了几种方法对机器视觉检测性能的影响,展望了机器视觉技术在食用植物油掺伪快速鉴别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分类号: TS227
- 相关文献
[1]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凤,屈颖娟,翟云会,张艳梅. 2023
[2]基于特征标志物食用油掺伪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张良晓,窦心敬,马飞,喻理,张奇,李培武. 2018
[3]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的羊肉掺伪快速鉴别方法. 孟新涛,张婷,许铭强,邹淑萍,马燕,张谦. 2019
[4]基于异黄酮类标志物的餐厨废弃油脂掺伪食用植物油鉴别. 吴娆,窦心敬,张良晓,马飞,王秀嫔,丁小霞,张奇,李培武. 2018
[5]基于顶空GC×GC-TOF/MS的花生油掺伪鉴别方法. 胡为,韩凤梅,张良晓,李培武,王秀嫔,陈勇,张文. 2016
[6]基于离子迁移谱的葡萄籽油掺伪鉴别研究. 帅茜,张良晓,李培武,张奇,王秀嫔,丁小霞. 2014
[7]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和双酯的分离测定. 傅武胜,吴少明,华娟,吴永宁,唐昌东,方勤美. 2014
[8]食用植物油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黄纪念,曹艳明,张丽霞. 2011
[9]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杨红旗,路风银,吴恩淮. 2010
[10]植物油中α-生育酚的分离与测定. 张苏社,庄希,周德卫,刘素芬. 1988
[11]食用植物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允静,肖芳,邵林,武玉花,万丹凤,吴刚. 2017
[12]化学计量学与三酰甘油酯在食用油保真中的研究进展. 刘优钱,刘霞,李培武,王秀嫔. 2015
[13]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 兰珊珊,刘宏程,梅文泉,杨芳. 2010
[14]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概述. 杨红旗,焦宏廷. 2010
[15]食用植物油营养功能成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薛莉,黄晓荣,汪雪芳,郎呼呼,王晓,张良晓,李培武,张文,张奇. 2017
[16]食用植物油中HBCD和TBBPA污染水平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张鹏,金芬,李敏洁,江泽军,乌日娜,邵华,金茂俊,佘永新,郑鹭飞,王珊珊,王静. 2016
[17]11种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余顺波,陈长艳,张品,温贺,李风华,杜才富. 2022
[18]新形势下的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对策. 冯海棠,王汉中. 2024
[19]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Pb,Cd的条件优化. 杜丽娟,严红梅,和丽忠,邵金良,樊建麟,杨芳,陈锦玉. 2014
[20]常见食用植物油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的研究进展. 闫素云,张碧蓉,段敏仙,史文斌,杨帆,周先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过表达PvARL8基因促进柳枝稷植株生长
作者:李雪;王慧;管聪;何君毅;张蕴薇
关键词:柳枝稷;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转基因;表型;独角金内酯
-
催化热解-金汞齐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调理剂中汞
作者:柴玮玮;李雪;何倩丽;石洪玮;王旭;毛雪飞
关键词:催化热解;金汞齐;原子吸收光谱法;土壤调理剂;汞
-
中国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测算与分析
作者:李雪;高翔;赵蕾;刘聪;徐乐俊
关键词:水产品消费;食用消费量;大食物观
-
改性甘薯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雪;许晶冰;杨世雄;张玲;高飞虎
关键词:甘薯淀粉;改性方法;结构;应用特性
-
气候变暖对西藏青稞农田氨挥发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雪
关键词:模拟增温;氨挥发;青稞栽培;西藏
-
绿色食品枇杷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解读
作者:姚佳蓉;朱作艺;李真;江云珠;戴芬
关键词:绿色食品;枇杷;标准化;病虫害防治
-
花生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徐彪;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王伟;李玉发;吴松权;何中国
关键词:花生(Arachis hypogaea);SSR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