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胚性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试验及福薯604胚性悬浮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泳清
作者: 许泳清;张鸿;李国良;李华伟;林赵淼;邱永祥;邱思鑫
作者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方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甘薯;胚性悬浮体系;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9-32
摘要: 以福薯604、福菜薯18号、福薯7-6等16个甘薯品种为材料,通过茎尖诱导胚性愈伤,进行愈伤分化再生试验,比较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愈伤诱导率、愈伤生长状态和植株再生率等的差异,结果表明,胚性细胞的诱导率和再生率因品种的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试验筛选出诱导率高、胚性愈伤状态好、分化再生率高的品种福薯604,并建立其胚性悬浮体系,测量胚性悬浮细胞的生长量,为甘薯优良品种福薯604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外植体对甘薯茎尖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影响. 唐君,赵冬兰,刘亚菊. 2004
[2]不同基因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赵冬兰. 2010
[3]甘薯品种南薯88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李育明,王梅,彭正松,冯晓. 2008
[4]甘薯体细胞胚发生和人工种子的制作. 丰嵘. 1993
[5]徐紫薯8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体细胞胚发生. 闫会,谢昊,后猛,唐维,李强,张允刚,王欣,刘亚菊. 2019
[6]ABA对甘薯体细胞胚分化及再生的影响. 闫会,王欣,李强,张允刚,马代夫. 2012
[7]甘薯子叶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分化. 薛启汉. 1987
[8]不同激素对甘薯胚性细胞悬浮系植株再生的影响. 邱鹏飞,侯夫云,王庆美,张立明,田霄. 2009
[9]甘薯叶片组织培养一次成苗的研究. . 1993
[10]枸杞原生质体培养及高效成株体系的建立. 曹有龙,许兴,宋玉霞,曲玲,罗青. 2001
[11]小麦原生质体培养——高频率的细胞团形成和植株再生. 王海波,李向辉,孙勇如,陈炬,朱祯,方仁,王培. 1989
[12]狼尾蕨叶片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技术. 叶晓青,佘建明,邓衍明,童红玉. 2011
[13]玉米自交系高频率再生因素研究. 王景雪,孙毅,胡晶晶,崔贵梅. 2004
[14]基因型和激素浓度对大豆植株再生的影响. 程林梅,孙毅,刘少翔. 2001
[15]甘蓝类植物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张振超,耿鑫鑫,戴忠良,潘跃平,王兵,许玲,颜志明,周伟军. 2013
[16]在油菜组织培养中激素及基因型对下胚轴分化的影响. 王景雪,孙毅,崔贵梅,刘少翔,王果萍,尚勇进,王卉. 2000
[17]大豆幼荚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肖文言,王连铮. 1994
[18]马铃薯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 赵颖君,祁新,李鹏志,赵劲松,邬信康. 2000
[19]旱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鲁雪华,刘中柱,林永烈,林大添,丁舒敏. 1994
[20]西瓜高效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王果萍.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氮肥减量后移改善植株光合特性提高麦-玉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
作者:赵凯男;丁豪;刘阿康;姜宗昊;陈广周;冯波;王宗帅;李华伟;司纪升;张宾;毕香君;李勇;李升东;王法宏
关键词:周年减氮;氮肥后移;麦-玉两熟制;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光合特性
-
四川省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现状及绿色防控对策
作者:向运佳;余垚颖;刘勇;蔡伟莉;张鸿;杨恩年;张蕾
关键词:大豆;四川;病虫害;绿色防控
-
摩氏假单胞菌环脂肽合成基因簇xtlABC的功能研究
作者:郑汉维;谢文松;牛世霖;张旭;卓涛;邱思鑫;范晓静
关键词:摩氏假单胞菌;环脂肽;基因簇xtlABC;青枯菌;抑菌作用
-
基于GGE模型的甘薯品系产量性状和试验环境评价
作者:王腾蛟;邱永祥;崔伏喜;牛豆豆;刘聚波;李俊玲;赵伟宁;杨立明;蔺桂芬
关键词:甘薯;GGE双标图;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试点鉴别力
-
玉米热激转录因子ZmHsf06的耐热功能及其调控通路研究
作者:李冉;马贞玉;张世昌;李国良;孟祥照;段硕楠;刘子会;吕爱枝;郭秀林;张华宁
关键词:玉米;热激转录因子;耐热性;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
-
种衣剂减量下增施菌剂和肥料对小麦光合、产量、蚜虫及白粉病防控的影响
作者: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张鸿
关键词:小麦;种衣剂减量;微生物肥料;硅肥;病虫防效;光合特性;产量
-
NO_3~–缓解小麦根部NH_4~+毒性机理
作者:刘笑;杜琬莹;张云秀;唐成名;李华伟;夏海勇;樊守金;孔令安
关键词:能量代谢;发酵;根;三羧酸循环;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