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介导水稻转基因植株后代的维管束和光合速率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乐娅

作者: 郑乐娅;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离子束介导;水稻;维管束;光合作用;变异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2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401-4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来源于离子束介导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第 7代的 8个株系及原受体品种和两个对照水稻品种的穗颈节下第一节间维管束数量和光合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维管束数量比原受体品种和一个对照品种较多 ,且光合效率也较高 ,而且转基因株系维管束外围的薄壁细胞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形态上都比对照品种既多又大 ,所有这些都表明转基因株系不仅明显地区别于原受体品种而且优于原受体品种和对照品种 ,同时也暗示 C4 植物玉米的全套DNA转入 C3植物水稻是切实可行的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利用花药培养加速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水稻后代的纯合速度. 郑乐娅,吴跃进,吴敬德,童继平. 2001

[2]大豆资源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异. 印志同,孟凡凡,宋海娜,刘春英,喻德跃. 2009

[3]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雄蕊维管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刘利华,周天理. 1992

[4]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部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张玉屏,朱德峰,曹卫星,林贤青,陈惠哲,焦桂爱. 2010

[5]不同水稻品种叶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王才林. 2010

[6]旱涝交替胁迫对粳稻分蘖期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陆红飞,郭相平,甄博,乔冬梅,周新国,王振昌,刘春成,杨泊. 2017

[7]土壤水分含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维管束系统分化的影响. 戴常军. 2003

[8]籼稻种质资源A232抗三化螟的相关特性分析. 罗俊涛,李永洪,蒋钰东,郑军,曾正明. 2024

[9]离子束介导玉米全DNA导入转基因水稻遗传稳定性分析. 童继平,刘学军,吴跃进,郑乐娅,吴敬德,张瑛. 2004

[10]龙特甫A变异株类型及其影响原因. 郑德兴,顾根宝,王海洋. 1997

[11]转基因水稻面临的问题及育种策略. 陈红萍,邓伟,付英,胡兰香,肖叶青,陈大洲. 2013

[12]无人工选择压力下作用变异趋势. 鲁礼宏. 2001

[13]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的变异(英文). 谢戎,杨正林,刘成元,李永洪,桑贤春,何光华. 2010

[14]水稻早恢402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_1谷粒性状的变异分析. 谢戎,黄富,李耘,吴丽君,刘成元. 2004

[15]太空条件处理不同水稻亲本材料诱变效果研究. 虞秋成,黄宝才,郑浩先,张之明. 2006

[16]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遗传特性分析. 吴长明,金润洲. 1991

[17]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的变异. 杨正林,刘成元,李永洪,桑贤春,何光华. 2009

[18]粳稻“龙锦1号/香软米1578”F_3家系群糙米矿质元素含量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孙明茂,杨昌仁,李点浩,崔仁守,曹桂兰,李圭星,金弘烈,于元杰,李英泰,韩龙植. 2008

[19]水稻激光育种的研究——Ⅰ.种子及减数分裂期幼穗激光处理诱发变异分析. 张俊国,张三元,张学臣,宋林森,李占国,林秀云. 2005

[20]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_1粒形的遗传变异. 倪万贵,刘成元,闫运得,丁国祥.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