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赤霉病种质筛选与Fhb1基因分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善磊

作者: 张善磊;于成功;刘晓飞;赖尚科;王卫军;孙宝林;熊化春;胡继超;崔小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Fhb1基因;抗性基因;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9-16

摘要: 为了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以省内外154个小麦栽培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花滴注法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利用Fhb1基因的诊断性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明确该抗性基因的利用现状。结果表明:在154份小麦品种(系)中,16份表现中抗及以上水平,占供试种质的10.39%;中感材料27份,占17.53%;感病材料111份,占72.08%。在区域分布上,江苏地区来源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优于其他地区,且江苏淮南小麦抗性明显好于淮北小麦。共检测到7份携带Fhb1基因的小麦品种(系),其赤霉病抗性鉴定均在中抗及以上水平。从基因的分布看,Fhb1在江苏育成品种中的分布较广,而在其他地域来源的品种(系)中极少存在,说明可以进一步扩大该基因的使用,以提高育成品种的赤霉病抗性水平。

分类号: S435.121.45

  • 相关文献

[1]黄淮北片冬麦区抗赤霉病基因Fhb1种质挖掘及溯源. 张颖君,高慧敏,李子千,胡梦芸,孙丽静,刘茜,吕亮杰,李辉. 2020

[2]小麦Fhb1基因定位、克隆及其在抗赤霉病育种中利用的研究进展. 刘东军,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20

[3]赤霉病抗性基因Fhb1和Fhb7在江苏省淮北小麦新品系中的分布研究. 张善磊,王卫军,吕春华,刘晓飞,赖尚科,崔小平. 2021

[4]小麦新品系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基因效应分析. 张琪琪,刘方方,万映秀,曹文昕,李炎,李耀,张平治. 2024

[5]小麦Am3/莱州953近等基因导入系赤霉病抗性鉴定. 吕超,姚琴,周荣华,许如根,贾继增. 2012

[6]小麦抗赤霉病鉴定及其抗病基因的检测. 徐婷婷,王永军,狄佳春,孙苏阳,蔡士宾,汪巧玲,邹淑琼,朱银,杨欣,颜伟. 2019

[7]小麦新品种生选6号的丰产稳产性和赤霉病抗性分析. 姚金保,陆维忠. 2012

[8]三个小麦赤霉病抗源的抗性QTL定位.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6

[9]小麦赤霉病主要抗源抗赤霉病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王洋,孙连发. 2008

[10]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 马鸿翔,陆维忠. 2010

[11]分子标记在小麦抗赤霉病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余桂红,任丽娟,马鸿翔,周淼平,张旭,陆维忠. 2006

[12]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13]兼抗条锈、白粉病小麦新种质观4的分子标记鉴定. 王薇,李连城,陈明,徐兆师,曲延英,马有志. 2009

[14]小麦新种质YW243抗条锈病新基因的AFLP标记. 张增艳,曾祥艳,林志珊,陈孝,刘朝辉,中村和弘,辛志勇,吉田久. 2005

[15]小麦品种云麦53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刘鹏,陈璨,卢家玲,白斌,何中虎,夏先春. 2015

[16]兼抗白粉病和黄矮病小麦育种材料的创造与鉴定. 严以苹,汪信东,刘艳,张怀渝,张增艳. 2013

[17]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 董淑静,许为钢. 2009

[18]利用Fhb1基因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法改良黄淮冬小麦赤霉病抗性. 代旭冉,黄义文,李腾,邓云,苏研,买春艳,于立强,于广军,李辉利,刘宏伟,杨丽,周阳,张宏军,李洪杰. 2021

[19]利用Fhb1基因功能标记选择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 宿振起,柏贵华,张旭,马鸿翔,李腾,邓云,买春艳,于立强,刘宏伟,杨丽,李洪杰,周阳. 2018

[20]小麦赤霉病的抗性改良研究进展. 宋凤英,李兰芬,陈立君,孙连发.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