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鸿波
作者: 李鸿波;戴长庚;张昌容;何永福;胡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粘虫;过氧化氢酶;基因克隆;表达谱;氧化胁迫;实时荧光定量PCR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78-1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过氧化氢酶(CAT)的主要功能是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从而使生物免受氧化损伤的伤害。本研究旨在探索CAT在粘虫Mythimna separata抗氧化胁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粘虫CA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特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卵、1-6龄幼虫、蛹和成虫)、5龄幼虫不同组织(头、表皮、前肠、中肠、后肠和马氏管)以及毒死蜱、高温和密度胁迫下幼虫中的表达谱。【结果】克隆得到的粘虫CAT基因命名为MsCAT(GenBank登录号:MF737386),其全长cDNA长1 846 bp,开放阅读框为1 602 bp,编码533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MsCAT具有CAT家族典型的结构域,包括一个基部活化位点标签(~(88)FDRERIPERVVHAKGAGA~(105)),一个NADPH结合位点(~(216)VTHQVLYLFGD~(226))和一个亚铁血红蛋白结合位点(~(379)RLFSYSDTH~(386))。DNA序列分析表明,在MsCAT编码区99 bp处插入了一个612 bp的内含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MsCAT与夜蛾科(Noctuidae)昆虫的亲缘关系最近。MsCAT在粘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和5龄幼虫各组织中均表达,分别在6龄幼虫和幼虫中肠中的表达量最高。取食经1μg/mL毒死蜱处理的玉米叶片24 h后,幼虫体内MsCAT表达量显著上调,但随浓度提高,表达量反而下降;在33~37℃温度处理后,幼虫MsCAT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24℃),而39℃处理幼虫MsCAT的表达量下调;此外,随饲养密度的增加幼虫体内MsCAT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的粘虫CA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MsCAT)是可靠的,并且MsCAT在粘虫发育及抗氧化胁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类号: Q963
- 相关文献
[1]蓖麻蚕AGO1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与表达特征. 何庆玲,张月华,钱荷英,罗旭芳,李刚. 2014
[2]近零磁场下粘虫雌蛾内参基因转录表达稳定性评价. 闫蒙蒙,张蕾,程云霞,江幸福. 2021
[3]粘虫hsc70克隆及其密度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李鸿波,戴长庚,张昌容,何永福. 2018
[4]MDCK细胞感染犬细小病毒后的差异表达谱分析. 舒龙,彭广能,孙世琪,钟志军,曹随忠. 2012
[5]斑节对虾cdc25基因的表达分析. 周俊,周发林,杨丽诗,苏天凤,黄建华,杨其彬,朱彩艳,邱丽华. 2012
[6]家蚕DnaJ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谱分析. 步翠玉,宗志鹏,李轶女,张志芳,张耀洲. 2009
[7]粘虫类钙粘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时空表达. 江幸福,罗礼智,胡毅,张蕾. 2011
[8]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AcerOr16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杜亚丽,潘建芳,王树杰,杨爽,赵慧婷,姜玉锁. 2017
[9]琥珀蚕胆绿素结合蛋白基因AaBP-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李琼艳,陈安利,钟健,刘增虎,廖鹏飞,杨伟克,董占鹏. 2019
[10]荔枝蒂蛀虫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 李鹏燕,刘艳萍,王思威,孙海滨,柏建山,彭刚,龚雪海. 2018
[11]绿盲蝽核受体基因AlE75D的克隆和性质分析. 谭永安,赵旭东,肖留斌,孙洋,赵静,柏立新,郝德君. 2017
[12]棉铃虫Gq蛋白α亚基基因的克隆及组织特异性表达. 王桂荣,吴孔明,郭予元. 2006
[13]合浦珠母贝表皮生长因子样(EGF-lik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朱文杰,黄桂菊,张东玲,范嗣刚,刘宝锁,毕晓敏,喻达辉. 2015
[14]大螟中肠氨肽酶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马文静,韩兰芝,侯茂林. 2012
[15]棉铃虫嗅觉受体基因的克隆及组织特异性表达. 吴孔明,苏宏华,郭予元. 2005
[16]家蚕类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于海彦,周志峰,贾俊强,桂仲争. 2017
[17]茶尺蠖脂肪酶合成基因EoL2的克隆和组织表达特征. 杜琴,辛肇军,杨子威,李喜旺,陈宗懋,孙晓玲. 2015
[18]香菇低温胁迫应答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冯志勇,米朔甫,赵明文,陈明杰,李军辉,谭琦,潘迎捷. 2006
[19]烟粉虱味觉受体基因BtabGR1和BtabGR2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渠成,王然,李峰奇,罗晨. 2022
[20]荻草谷网蚜ABCG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于苗苗,张思宇,宋国锋,陈巨莲,解海翠,范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制备及其在半夏种子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文永超;张海艳;宋邦燕;廖国会;陈湘燕;秦立新;陈明贵;何永福;朱峰
关键词:成膜剂;悬浮种衣剂;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半夏;发芽率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广西兴安的迁入与侵染动态
作者:于晶;戴长庚;钟玉琪;侯茂林
关键词: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带毒率;病毒传播与侵染
-
益施帮叶面肥对石阡苔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田景光;张昌容;班菲雪;罗娅;王冰茜;杨秀海;穆航;周军
关键词:石阡苔茶;叶面肥;产量;品质
-
贵州道地中药材白及产业现状及其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王宇;金剑雪;叶照春;陈小均;何永福
关键词:白及;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
贵州茶园筑巢独栖蜂类群数据集
作者:温迪岚;谈孝凤;吕佳乐;胡阳
关键词:茶叶;独栖蜂;生物防治;巢管法
-
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半夏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作者:兰献敏;冉海燕;何秀龙;陈仕红;李开阳;何永福;叶照春
关键词:茎叶除草剂;半夏;杂草防除;防除效果
-
不同除草剂及其组合对甘蓝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兰献敏;冉海燕;陈仕红;何秀龙;叶照春;何永福
关键词:草甘膦;乙草胺;药剂组合剂;甘蓝田;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