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自然湿地生态修复的概念、理论与实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春华

作者: 李春华;叶春;刘福兴;魏伟伟;郑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自然湿地法;生态修复;基底形态;竺山湖湿地;太湖

期刊名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ISSN: 1674-991X

年卷期: 2023 年 13 卷 001 期

页码: 394-4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对湿地重要性认知的提高,我国对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近自然湿地生态修复备受关注.描述了近自然概念的由来,提出了近自然湿地的定义并辨析了其与人工湿地的主要区别.以太湖竺山湖湿地生态修复为例,介绍了近自然湿地生态修复的设计思路、主要技术措施和修复效果.在竺山湖近自然湿地生态修复中,依次实施了水文水动力改善、基底形态营造、植物恢复、水生动物恢复、生物量管理等措施,具体包括:改善水体连通性和流动性,提高生境多样性和适宜性;基于5种基底形态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分析,构建了多起伏型基底形态;根据土著适生、净化水质、兼顾景观等原则,筛选出21属35种土著湿地植物,设计并应用了2种植物配置模式;根据生态系统调控(EwE)模型对湿地食物网结构的分析结果,对水生植物收割量、鱼类及虾蟹类的种群数量提出了调控建议.生态修复后竺山湖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Ⅱ类(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大型水生植物多样性显著提高.竺山湖湿地生态修复效果验证了近自然生态修复方法的有效性,今后还需不断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丰富近自然湿地生态修复的理论及技术,并开展大规模的实践应用.

分类号: X524

  • 相关文献

[1]基于遥感技术的太湖放养凤眼莲的生长模型. 孙玲,朱泽生,王晶晶,刘华周. 2011

[2]江苏太湖淤泥的农用方式及风险防控措施. 白延飞,王海芹,沈建宁,王子臣,管永祥,梁永红. 2015

[3]生源性湖泛水体主要含硫致臭物及其产生机制. 卢信,刘成,尹洪斌,范成新. 2015

[4]太湖和滇池表层水体水质与水华蓝藻生物质生化性状的关系. 杜静,钱玉婷,徐跃定,张建英,常志州. 2013

[5]太湖秀丽白虾抱卵前后肌肉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变动.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桂学,施炜纲. 2010

[6]太湖湖内综合治理技术. 陈荷生,江溢,宋祥甫,邹国燕. 2002

[7]太湖刺网生计渔业问题. 陈君祥,高超,刘依阳. 2020

[8]太湖3个典型水域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规律. 王晓玲,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施炜纲. 2015

[9]太湖首次发现楯螺和尖膀胱螺(英文). BECKMANN Melanie C,何全源,杨健,徐跑. 2006

[10]无机氮磷添加对太湖来源浮游植物和附着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王小冬,秦伯强,高光,朱广伟,刘兴国. 2011

[11]1960年以来太湖水生植被演变. 赵凯,周彦锋,蒋兆林,胡娟,张秀山,周洁,王国祥. 2017

[12]太湖洞庭山十种茶果间作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异同性. 季小明,王梦馨,江丽容,韩宝瑜. 2011

[13]用PAPD方法分析太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亲缘关系. 夏德全,曹萤,吴婷婷,杨弘. 2000

[14]基于ArcSDE MapGuide的太湖渔业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 段金荣,张红燕,刘凯,徐东坡,张敏莹,施炜纲. 2011

[15]太湖缓冲带林下草坪的生长趋势研究. 刘长娥,邹国燕,周胜,付子轼,陈桂发. 2016

[16]模拟降雨条件下太湖地区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张继宗,雷秋良,左强,张维理,王秋兵,范先鹏,刘宏斌. 2009

[17]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H.. 2004

[18]太湖中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夏德全,曹萤,吴婷婷,杨弘. 1999

[19]2个群体秀丽白虾生物学特征及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张敏莹,段金荣,徐东坡,刘凯,施炜纲. 2011

[20]R2V与MAPINFO在太湖渔业资源调查上的应用. 段金荣,张红燕,刘凯,施炜纲.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