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莉

作者: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胡瓜新小绥螨;蚜虫;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0 期

页码: 91-9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蚜虫和叶螨是一种新的生物防治思路,为了证实其可行性,笔者对所得玫烟色拟青霉菌的孢子萌发条件及毒性等进行研究。通过小容器空气湿度调节法测定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湿度;并在适宜条件下,测定1×104~1×108孢子/m L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对蚜虫和胡瓜新小绥螨的毒力;试验设置:(1)空白对照;(2)释放50头胡瓜新小绥螨;(3)喷洒20 m L107孢子/m L孢子悬浮液;(4)喷洒20 m L 107孢子/m L孢子悬浮液后释放50头胡瓜新小绥螨;(5)释放20头沾满分生孢子粉的胡瓜新小绥螨;(6)释放50头沾满分生孢子粉的胡瓜新小绥螨,共6种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玫烟色拟青霉菌该菌株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湿度为25~30℃、95%~100%RH,在此条件下,第10天时,1×108孢子/m L浓度下,蚜虫和胡瓜新小绥螨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52%和41.78%,该菌株相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蚜虫的毒力远大于对胡瓜新小绥螨的毒力,符合作为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用以防治蚜虫的虫生菌的条件。通过盆栽试验,3、4、6处理的效果最好,第8天蚜虫数量几乎降为0,而且相对而言,捕食螨带菌最省工、省料,还可以兼防叶螨。所以,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利用捕食螨带菌同时防治蚜虫和红蜘蛛是可行的方法。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1]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英文).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5

[2]胡瓜新小绥螨对B型烟粉虱的控制能力. 李茂海,刘丽玲,张金花,万方浩,李建平,杨念婉. 2019

[3]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交互抗性研究. 陈霞,张艳璇,季洁,林坚贞,孙莉. 2013

[4]胡瓜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郑苑,田明义. 2013

[5]温度对胡瓜新小绥螨生殖力及钠钾泵α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云龙,李敦松,张敏,陈威,张古忍. 2016

[6]白僵菌CQBb111菌株对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的毒力差异.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3

[7]柑橘木虱及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吸引作用研究.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3

[8]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温室作物烟粉虱垂直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张艳璇,林涛,林坚贞,季洁,陈霞. 2012

[9]多次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橘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季洁,张艳璇,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2

[10]四氯虫酰胺亚致死胁迫对胡瓜新小绥螨捕食效能的影响. 李亚迎,刘明秀,宋雪纯,李士家,马方芳,张开军,相栋,陈翰秋,尼玛玉珍,刘怀. 2024

[11]转基因枸杞研究中的问题探讨. 曲玲,吴博,曹有龙,罗青. 2001

[12]两种生物药剂对辣椒蚜虫的防治对比研究. 王燕春,赵伟强,杨春喜,曲宝茹. 2015

[13]几种生物制剂及复配剂对蚜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韩娟,顾国华,葛红. 2004

[14]蜡蚧轮枝菌的发酵培养及其代谢产物对害虫毒杀作用的初步研究. 李国霞,高希武,刘青春,严毓骅. 1995

[15]油菜蚜虫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控技术. 李德友,何永福,陆德清,叶照春,袁洁. 2010

[16]贵州威宁地区马铃薯蚜虫的种类及消长动态. 彭慧元,邓宽平,李飞,范士杰. 2010

[17]马铃薯病毒病传播介体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张抒,白艳菊,范国权,高艳玲,张威,申宇,魏琪. 2017

[18]蚜虫中携带马铃薯卷叶病毒检测方法的改进. 韩树鑫,白艳菊,张威,高艳玲,范国权,张抒,申宇. 2016

[19]3%啶虫脒乳油(鸡越)防治烤烟蚜虫试验. 向金友. 2009

[20]导入外源DNA大豆后代的抗虫性鉴定与筛选. 刘德璞,袁鹰,王成武,周正平,郑培和.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