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土壤气候带的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美庆
作者: 张美庆;王幼珊;邢礼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AM真菌;地域分布;中国东南沿海;土壤和气候区带
期刊名称: 菌物系统
ISSN: 1007-3515
年卷期: 1999 年 02 期
页码: 145-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东南沿海七省中15种土类60科植物根区278份土样中908个种次AM真菌的地域分布规律。本区土壤区带和气候区域的分带基本一致,共分为五个土壤气候带。AM真菌5个属中球囊霉属在所有区带均为优势属,其出现率由北至南稍呈下降趋势;硬囊霉属则与之相反,由北向南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无梗囊霉属、巨囊霉属和盾巨囊霉属无明显地域规律。AM真菌某些种也有不同的分布规律。
分类号: Q949.32
- 相关文献
[1]山东桑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分类研究. 梁明芝,孙日彦,王照红,杜建勋,宫力民,王玺明. 2004
[2]广西横县不同地域茉莉花香气组分含量分析. 王吉平,苏天明,张野,王瑾,谢育利,梁芷姮,李忠义,何铁光. 2021
[3]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状况、分布及多样性研究进展. 王晓燕,张荣跃,李庆红,李婕,李银煳,单红丽,卢文洁,李文凤,黄应昆. 2023
[4]宁夏粮食生产地域分布状况分析. 胡莉娟,黄新玲,张振海,王学霞,王提银. 2012
[5]基因型和地域分布对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王绍中,李春喜,罗艳蕊,姜丽娜. 2001
[6]大豆抗裂荚基因pdh1在育成品种中的分布. 邓克林,郝青南,窦玲,屈艳慧,陈水莲,杨红丽,单志慧. 2025
[7]丛枝菌根真菌和施氮量对茶树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赵青华,孙立涛,王玉,丁兆堂,李敏. 2014
[8]三因素条件下AM真菌对半夏侵染率和入药品质的影响. 沈雪莲,刘作易,郭巧生,朱国胜,程俐陶. 2013
[9]大针茅根际AM真菌的分子鉴定及不同放牧强度对AM侵染的影响. 曹路,索培芬,韩冰,赵萌莉,海丽丽. 2015
[10]AM真菌对黄瓜生长和枯萎病的影响. 郝永娟,刘春艳,王勇,王万立. 2007
[11]AM菌根真菌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及其机制. 李芳,高萍,段廷玉. 2016
[12]2种AM真菌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仝雅娜,杨小玲,宋兰芳,崔少杰,华明艳,马洪英,孔维东. 2016
[13]3种丛枝菌根真菌与3种寄主植物的共生关系. 祝英,刘英霞,巩晓芳,陈应龙,任爱天,刘润进,金樑,熊友才. 2016
[14]AM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张伟珍,李应德,闫智臣,段廷玉. 2018
[15]磷添加条件下摩西球囊霉与禾草内生真菌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郭艳娥,王晓瑜,高萍,段廷玉. 2017
[16]RNA-Seq在AM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邓杰,李芳,张伟珍,段廷玉. 2019
[17]两种AM真菌对箭筈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张伟珍,段廷玉. 2020
[18]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田AM真菌侵染效应及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曲忠诚. 2019
[19]3种AM真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蒙程,郭艳娥,李应德,段廷玉. 2018
[20]放牧和AM真菌对夏季青藏高原东缘老芒麦生长和白粉病的影响. 李芳,张峰,郭艳娥,高萍,段廷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指标与植物促生效应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侠;叶诚诚;张俊伶;李海港;王幼珊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玉米;紫花苜蓿;侵染率;根外菌丝密度;磷吸收量
-
堆肥厂不同工作区空气真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作者:于奥园;邢礼军;孙兴滨;仇天雷;王旭明;高敏
关键词:堆肥厂;空气真菌;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溯源分析
-
北苍术根区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铭杰;周志杰;邢礼军;尹鑫;武凤霞;刘建斌;邹国元;张毅功;张淑彬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高通量测序;野生;栽培
-
丛枝菌根影响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研究进展
作者:谢伟;郝志鹏;郭兰萍;张莘;张淑彬;王幼珊;陈保冬
关键词:AM真菌;萜类;次生代谢;接种;非营养机制
-
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的保藏、共享服务与研究利用
作者:王幼珊;张俊伶
关键词:中国;丛枝菌根真菌;菌种保藏;应用
-
球囊菌门丛枝菌根真菌最新分类系统菌种名录
作者:王幼珊;刘润进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球囊菌门;分类系统;菌种;物种多样性
-
AM真菌对干旱区7种珍稀濒危植物引种培育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淑彬;陈理;王茜;王幼珊;荆卫民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濒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