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对晋北盐碱土水盐动态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辉

作者: 金辉;郭军玲;王永亮;郭彩霞;韩伟宏;邢虹娟;马慧敏;杨治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土壤水盐运移;盐碱地;土壤;水分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111-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晋北盐碱土水盐动态特征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裸地为对照(CK),研究平作不覆膜(F)、平作覆膜(P)、起垄覆膜(P_r)和全膜双垄沟(P_t)4种模式下对晋北苏打型盐碱土饲草玉米田的水盐纵向动态分布。全膜双垄沟模式保水保墒,其中以0~40 cm土层效果最为明显,土壤含水率较CK、F、P、P_r分别提高30.73%、27.63%、29.05%和19.96%;玉米生育期内全膜双垄沟模式持续抑制根区土壤盐分上移,0~4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较CK、F、P和P_r分别降低31.30%、31.77%、24.42%和10.47%;40~100 cm土层比CK、F、P和P_r分别降低20.95%、11.61%、7.61%和5.60%;全膜双垄沟模式有效降低0~20 cm表层土壤pH值,但对20~100 cm土壤pH值影响较小;全膜双垄沟模式可有效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其产量比处理F、P和P_r分别提高36.62%、24.56%和10.98%。全膜双垄沟模式可调控根区水盐分布,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可作为晋北盐碱地土壤的有效改良措施之一。

分类号: S156.4

  • 相关文献

[1]新疆典型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模式的用水效率与效益. 宁松瑞,左强,石建初,王数,刘忠山. 2013

[2]基于HYDRUS模型全膜双垄沟模式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 金辉,郭军玲,查元源,杨治平. 2019

[3]种植模式对机采棉生长及棉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姜艳,王鹏,徐飞,刘东洋. 2021

[4]探索不同种植模式 力求盐碱地燕麦生产效益最大化. 何真,张丽君. 2019

[5]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光伏+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高明,田子玉,高峰,谭化,穆楠,王佳江,赵泽民. 2019

[6]黄河三角洲地区现代农业粮经饲作物优化种植与利用. 孙文彦,尹红娟,温延臣,唐继伟,田昌玉,李志杰. 2022

[7]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盐碱地水稻种植试验. 刘畅,杨蕾,张培智,张建成,赵春芝,张汇娟,张宏旭. 2019

[8]盐碱地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柱,孟维伟,南镇武,林松明,张正,郭峰,万书波. 2019

[9]施肥对淡灰钙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梁锦秀,赵营,郭鑫年,周涛. 2014

[10]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解开治,徐培智,李康活,周少川,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旭. 2009

[11]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张继光,郑林林,石屹,张忠锋,马兴华,申国明,冯俊喜,田雷. 2012

[12]覆盖种植方式和施氮对甘肃庆阳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环. 2017

[13]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体系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张圆,熊先勤,陈超,卢敏. 2014

[14]滴灌条件下肉苁蓉与梭梭及根际土壤水分关系研究. 郑强卿,李鹏程,李铭,陈奇凌,王晶晶. 2013

[15]基于改进水云模型和Radarsat-2数据的农田土壤含水量估算. 杨贵军,岳继博,李长春,冯海宽,杨浩,兰玉彬. 2016

[16]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模式的生产力及水分利用. 董宛麟,张立祯,于洋,苟芳,赵沛义,妥德宝,潘学标. 2012

[17]地膜覆盖与秸秆深埋对河套灌区盐渍土水盐运动的影响. 王婧,逄焕成,任天志,李玉义,赵永敢. 2012

[18]覆膜和露地旱作春玉米生长与蒸散动态比较. 王罕博,龚道枝,梅旭荣,郝卫平. 2012

[19]云南德宏柠檬园土壤保育及肥水管理关键技术. 李进学,高俊燕,杨恩聪,朱春华,彭满秀,杜玉霞,刘红明,岳建强. 2013

[20]生物炭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水分入渗与蒸发的影响. 李帅霖,王霞,王朔,张永旺,王杉杉,上官周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