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内生真菌研究及应用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沛

作者: 田沛;张光明;南志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内生真菌;食物链;生态系统;微生物;基因组;牧草育种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6 年 25 卷 12 期

页码: 206-2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内生真菌感染大部分禾草形成互惠共生体,提高共生体对环境适应性,并进而对动物、微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使该领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以及相应的信息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加快了禾草内生真菌的研究,尤其是内生真菌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明确了次生代谢物多样性及其与基因的关系,鉴定相关的功能基因和蛋白,基因敲除技术阐释了维持内生真菌与寄主动态平衡的分子机制。利用基因组学等技术筛选对家畜无毒的内生真菌菌株,通过接种技术建立新的既具有抗逆性,又对家畜无毒的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提高禾草的品质并确保对动物的安全性,在牧草及草坪草育种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内生真菌的寄主特异性限制了内生真菌可利用的范围,因此后续应继续利用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新技术深入研究内生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创造无毒菌株,克服共生体创制的瓶颈。本研究旨在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广泛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牧草和草坪草育种奠定基础。

分类号: Q948.122.3

  • 相关文献

[1]河鲀毒素及其在河鲀体内积累研究进展. 张瀚元,李卫东,张海恩,刘英杰. 2023

[2]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系统的建立. 郑斯平,陈彬,宋亚娜,关雄,郑伟文. 2010

[3]贵州省牧草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唐成斌,龙忠富. 2007

[4]牧草生物技术育种的概况与展望. 杨特武. 1992

[5]中国牧草育种研究进展. 于林清,云锦凤. 2005

[6]离体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吉仁花,慈忠玲,于林清,刘曙娜,陈世茹. 2011

[7]波兰的牧草育种与种子生产. Roman.Holubowicz,陈立波,Tomasz W.Bralewski. 2003

[8]不同Bt杀虫蛋白通过食物链对大草蛉的影响. 赵曼,汤金荣,牛琳琳,陈琳,梁革梅. 2019

[9]Cry1Ab杀虫蛋白在水稻-褐飞虱-拟水狼蛛食物链中转移与富集. 叶恭银,卢新民,胡萃,彭于发,舒庆尧,Illimar ALTOSAAR. 2005

[10]转Bt基因水稻表达的毒蛋白Cry1Ab在害虫及其捕食者体内的积累动态. 姜永厚,傅强,程家安,祝增荣,蒋明星,叶恭银,张志涛. 2004

[11]手性污染物六溴环十二烷在食物链传递中的选择性及生物放大作用研究进展. 田芹,佟玲,宋淑玲,战楠,潘萌,邱静. 2016

[12]新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水流速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刘中柱. 2011

[13]植物健康营养理论与健康元素. 白由路. 2020

[14]化肥与生态环境的宏观视角. 奚振邦. 2002

[15]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 张波. 2018

[16]食物损失与浪费研究综述. 黄佳琦,聂凤英. 2016

[17]“稻鸭共生”生态系统重金属镉的转化、迁移及循环特征. 李海露,程凯凯. 2016

[18]微塑料在海洋渔业水域中的污染现状及其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夏斌,杜雨珊,赵信国,朱琳,陈碧鹃,孙雪梅,曲克明. 2019

[19]重金属在小球藻-菲律宾蛤仔食物链上的传递与累积. 汪远丽,曲克明,单宝田,崔正国. 2012

[20]硒在农业生物学中的特殊地位分析. 熊又升,袁家富,佀国涵.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