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常用防腐剂复配对致病菌抑菌效果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雪

作者: 陈雪;史得君;黄柏申;沈月;杨丽;崔承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复配;防腐剂;抑菌效果

期刊名称: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ISSN: 1004-7999

年卷期: 2016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18-23

摘要: 为降低食品中防腐剂的添加量,同时达到预期的防腐效果,试验以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脱氢乙酸钠3种常用防腐剂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添加比例复配处理,采用酶标比浊法观测其复配防腐剂对致病菌株革兰氏阴性(G-)菌肠炎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和革兰氏阳性(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影响。并对其结果中最优复配组合进行浓度稀释,观测不同稀释比例复配组合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复配防腐剂中山梨酸钾和双乙酸钠添加量为50∶50和75∶25时,对沙门氏菌的抑制能力最强;山梨酸钾与双乙酸钠复配比例为50∶50时和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为50∶25∶25时,对志贺氏菌抑制能力最强;山梨酸钾和脱氢乙酸钠添加量为75∶25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最强;当3种防腐剂复配比例为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为50∶25∶25时,对3种致病菌的抑制能力均较好;最优复配组合浓度稀释试验中,抑菌性均随着浓度的减小而降低,但并不是呈线性比例降低,上述3个组合防腐剂复配的稀释比例为原来70%降到50%时,对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复配可以提高防腐剂的抑菌性,且复配防腐剂的抑菌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稳定。

分类号: TS202.3

  • 相关文献

[1]天然植物粗提物对蓝莓贮运病菌的抑制效果. 王伟,阳秀莲,袁洪艳,林树花,张菊华. 2017

[2]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方法及其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孙茂成,陈曦,李怀伟,王丹,富校轶,王舒然. 2016

[3]富马酸二甲酯(DMF)在柑橘贮藏中的应用. 金阳海,秦丹,单扬. 2002

[4]尼泊金酯作为防腐剂在芽孢杆菌中的应用. 陈伟,周荣华,廖先清,刘芳,张光阳,饶犇. 2017

[5]火龙果果汁饮料防腐剂的筛选. 周俊良,余定浪,谢国芳,张兴无. 2013

[6]防治蚕场害虫螽斯饵剂的防腐试验. 黄均伟,李世龙,陈有嗣,刘洪丽,牛雄雷. 2013

[7]ε-聚赖氮酸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昆仑,李江阔,张鹏,张平. 2010

[8]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昆仑,李江阔,张鹏,张平. 2010

[9]采用SCC-100型体细胞计数仪研究不同保存条件对生鲜乳体细胞数的影响. 宋洁,王丽芳,张三粉,冯小慧,杜琳,姚一萍,史培. 2017

[10]“三剂”采前处理对葡萄安全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赖爱萍,朱加虹,赵首萍,周海清,潘明正,余柏根,王强,胡桂仙. 2018

[11]离子色谱法测定酱腌菜中的3种防腐剂. 蒋越华,时鹏涛,秦玉燕,吴静娜,甘志勇,吴凤,吕丽兰. 2019

[12]红枣山楂复合果糕制作工艺及保鲜研究. 尹蓉,张倩茹,殷龙龙,梁志宏,王贤萍. 2020

[13]辣椒防腐剂的抑菌作用. 吴传茂,刘冬生,吴周和. 2000

[14]植物精油对杏果实防腐保鲜的研究初报. 李鹏霞,张兴,刘亚敏,王炜,伍玉洁. 2007

[15]辐照对有机弱酸类防腐剂抑菌性的影响. 李树锦,高美须,崔承弼,刘超超,牟慧,赵鑫,王志东. 2014

[16]添加不同防腐剂对生乳质量安全指标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 李长皓,乔绿,赵慧芬,郑楠,张雪林,常硕,水明,刘佳盟,吕行. 2015

[17]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张春晖. 2010

[18]抗菌肽在洗发液中防腐效能及安全性评价初探. 桂银雪,杨娜,滕达,王秀敏,毛若雨,郝娅,滕国新,王建华. 2018

[19]果蜡保鲜剂配方优化研究. 刘元寿,张永茂,颉敏华,李玉梅,张霁红,康三江. 2005

[20]不同防腐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污染的控制效果. 康萍芝,张丽荣,沈瑞清,郭成瑾,詹虹.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