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童肖
作者: 童肖;夏如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特征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考古
ISSN: 1006-2335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217-225
摘要: 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汇集了一批优秀的农学家,他们在作物品种选育、病虫害研究、畜牧兽医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大创立起国内领先乃至国际一流的农业学科,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为样本,对其年龄、籍贯、学科分布、留学状况进行计量分析。中大农学家群体主要来自于江浙及沿海城市,学科分布广泛且研究成果丰硕。其中90%以上具有留学经历,主要留学国家包括日本、美国及欧洲国家,求学专业和高校基本与于各国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相关。受益于中大对师资引进的重视,农学家群体不断壮大,25~44岁的青壮年教师构成了这一群体的主力军。
分类号: K258
- 相关文献
[1]中华农学会与中国近代农业. 王思明. 2007
[2]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研究. 冀宪武,任永玲. 2015
[3]西方育种技术引入与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 王志军,惠富平. 2006
[4]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述论. 任永玲,韩光前. 2017
[5]民国时期茯苓研究与生产、运销概况评述(上). 贾身茂,王瑞霞. 2017
[6]民国时期商检新政的推行与贸易危机应对-以出口蛋品为考察中心. 顾胜楠,李群. 2021
[7]女性主义对民国时期上海女性婚礼服的影响. 谢梦彬,邢乐,王蕾. 2020
[8]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畜禽业变革——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的现代性与大众生活需求. 朱冠楠. 2018
[9]中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牧草资源研究刍考. 陈加晋,卢勇,李群. 2018
[10]民国时期河北省棉花生产及技术改进. 周永萍,刘素恩,崔淑芳,刘存敬,田海燕,秦新敏,耿军义,崔瑞敏. 2017
[11]成绩、问题与对策:民国时期作物育种科技的发展-以《中华农学会报》所刊文章为中心的考察. 郭建新. 2022
[12]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李峰,徐丽君. 2018
[13]民国时期香菇的段木栽培及技术改良述评(一). 贾身茂,王瑞霞. 2018
[14]民国时期方志中的苜蓿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徐丽君. 2017
[15]民国时期黑木耳生产状况评述. 贾身茂,王瑞霞. 2017
[16]民国时期白木耳试验研究和生产贸易状况述评(一). 贾身茂,王瑞霞. 2014
[17]民国时期食用菌资源之调查研究进展述评(上). 贾身茂,王瑞霞. 2016
[18]民国时期草菇生产概况与引种试验评述(上). 贾身茂,王瑞霞. 2017
[19]黑龙江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孙彦坤,高璐迪,雷德福,张立友,周立威,孙千然,李文华. 2016
[20]猪源冠状病毒聚合酶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李建强,柳纪省,程杰,兰喜,胡永浩,吴润.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民国时期金陵大学农学家群体结构研究
作者:金逸伦;夏如兵
关键词:金陵大学;农学家;科学家群体
-
科学与企业的耦合:穆藕初与中国近代植棉业改良
作者:夏如兵;由毅
关键词:穆藕初;植棉业改良;科学与企业;耦合
-
民国时期中华农学会对外交流研究
作者:金逸伦;夏如兵
关键词:中华农学会;海外要素;国际学术交流
-
试论明清小冰期黄河水患增多的原因——基于气候变化的视角
作者:王威;夏如兵
关键词:明清时期;黄河水患;小冰期;气候变化
-
中国农业物种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作者:夏如兵;童肖;王思明
关键词:农业物种遗产;地方品种;农业文化遗产
-
中国古代蚕桑业的时空变迁——以蚕书为视角
作者:夏如兵;童肖
关键词:中国古代;蚕桑业;发展变迁;蚕书;蚕桑文献;编著出版
-
中国石榴栽培历史考述
作者:夏如兵;徐暄淇
关键词:石榴;栽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