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四杂30号制种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贵山
作者: 石贵山;周紫阳;马英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四杂30号品种;制种技术;亲本特征特性;播种;花期调节;去杂去劣;种子加工机械化
期刊名称: 农村科学实验
ISSN:
年卷期: 2005 年 006 期
页码: 11
摘要: 四杂30号是四平市农科院以314A为母本,以94609恢复系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00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来,四杂30号主要在吉林省各地大面积推广与示范.生产上表现出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倒伏、抗丝黑穗病等)、粒大、不早衰、着壳率低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99的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雷昊,程国平,赵继献,田世刚,陈俊锟,何恒,李大德. 2010
[2]高产杂交粳稻9优418亲本特征特性及配套制种技术. 孙克新,刘超. 2004
[3]杂交晚粳通优粳1号高产制种技术.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4]杂交粳稻辽优2016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高焕勇,李如海,梁传斌,张雪,张忠旭. 2014
[5]杂交中粳8优682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 2004
[6]优质三系杂交中稻巨2优60高产制种技术. 徐华山,陈志军,李士文,杨国才,刘凯. 2018
[7]优质杂交稻组合泸香615高产制种技术. 况浩池,刘国民,高必军. 2008
[8]两系杂交早稻W两优3418制种技术. 胡刚,游艾青,刘凯,杨国才,陈志军,李三合. 2008
[9]杂交中灿K优绿36高产制种技术. 杨前进,叶平. 2000
[10]优质高产两系培杂279水稻高产制种技术. 陈颖,易小林,梁心群,杨仕冠,秦延春. 2013
[11]两系杂交中稻培两优537制种技术初探. 胡刚,游艾青,刘凯,熊传刚,杨国才,陈志军,王清州. 2007
[12]高产杂交稻新组合Ⅱ优615的亲本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 2009
[13]两系杂交晚籼两优277制种技术. 胡刚,王清洲,熊传刚,游艾青,吕维林,刘凯,梁武林,张龚,樊勇,杨国才,方明洋. 2006
[14]勺式高粱精量排种器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 张荣芳,刘虎,位国建,周纪磊,史嵩,李慧,何腾飞. 2023
[15]高粱四杂30号制种技术. 石贵山,周紫阳,马英慧. 2005
[16]高粱吉杂225高产制种技术. 徐晨,杨永志,陈冰嬬. 2021
[17]高粱杂交种吉杂151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梁军,杨微,侯佳明,高悦,赵德,李捷,李继洪,高士杰. 2020
[18]高粱新品种吉杂210号高产制种技术. 石贵山,刘洪欣,邴志,包淑英,王鼐. 2012
[19]高粱高产制种技术. 梁军,李继洪,高士杰. 2013
[20]高梁新品种吉杂210号高产制种技术. 石贵山,刘洪欣,邴志,包淑英,王鼐.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宇;高悦;周紫阳;王江红;吕鹏飞;唐玉劼;张洪友;王威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
-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高粱品种识别研究
作者:宋少忠;刘园园;周紫阳;滕星;李继红;刘君玲;高勋
关键词:高粱;高光谱成像;机器学习算法;品种识别
-
EMS诱导粒用高粱的突变体筛选和鉴定
作者:于淼;陈冰嬬;石贵山;冯咏琪;杨永志;李海青;唐玉劼;王鼐
关键词:粒用高粱;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体;筛选
-
AM真菌与氮交互作用对高粱根系侵染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马英慧;马英智;马英杰
关键词:AM真菌;氮;交互作用;高粱;根系侵染率;光合特性
-
春播早熟区高粱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作者:陈冰嬬;于淼;葛占宇;李洪奎;黄炎;李海青;石贵山;谢利;徐宁;闫峰;高士杰;周紫阳;王鼐
关键词:高粱;亲本系;单核苷酸多态(SNP);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
-
高粱田苗后除草剂安全性初步评估
作者:王江红;张宇;周紫阳;吕鹏飞;卢宗志;赵仁杰
关键词:除草剂;高粱;安全
-
高粱新品种吉杂224号的选育
作者:石贵山;唐玉劼;赵德;陈冰嬬;于淼;李淑芳;候巍;王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