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春油菜在西藏不同生态区性状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玉婷

作者: 袁玉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藏;甘蓝型春油菜;生态区;生态因子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9 年 11 期

页码: 7-14

摘要: 【目的】研究甘蓝型春油菜在西藏不同海拔生态区的适应性,以期获得影响春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气候因子。【方法】以3份春油菜品种为试材,分别种植于5个不同海拔试点(堆龙县、贡嘎县、白朗县、扎囊县、拉萨市),测定春油菜农艺及主要品质性状。【结果】春油菜在高海拔生态区种植后,出苗至抽薹期推迟8 d(藏油12);抽薹至初花时间推迟6 d(京华165);对单株角果数影响最大,单株角果数减少25个(大地95);每角粒数最大增加6.4个(京华165);千粒重增加1.01 g(藏油12号),含油量增加2.55%(藏油12号);硫苷增加15.30μmol/g(大地95);芥酸(藏油12号)升高5.00%。相关性分析显示,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与纬度、海拔、降雨量、极端高温呈显著正相关;每果粒数与平均蒸发量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极端低温、平均蒸发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纬度、极端高温呈显著负相关;含油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因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硫苷与纬度、海拔、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芥酸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与极端高温则相反。【结论】生态因子对春油菜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影响不尽相同,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除角果性状外,春油菜农艺性状变差,含油量趋于优质,芥酸及硫苷趋于劣质。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态棉区棉花单铃重的变化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张旺锋,勾玲,王振林,李少昆,余松烈,曹连莆,李伟明. 2002

[2]松茸的适宜生态因子. 陈诚,李小林,金鑫,熊川. 2016

[3]PEG模拟干旱胁迫西藏甘蓝型春油菜芽期根系特征及抗旱性研究. 袁玉婷. 2020

[4]西藏朗县辣椒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质性状分析. 赵艳宁,蒋兵涛. 2021

[5]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A7a加密及其近等基因系构建. 潘云龙,柳海东. 2019

[6]甘蓝型春油菜开花时间主效QTL cqDTFA2a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2019

[7]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选育报告. 靳丰蔚,董云,王毅. 2018

[8]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1号选育报告. 刘婷婷,闫春梅,徐一涌,齐燕妮,庞进平. 2021

[9]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加密及位点聚合创建优异早花资源. 柳海东,潘云龙,杜德志. 2020

[10]氮肥施用时期对高寒阴湿区甘蓝型春油菜的影响初报. 刘学英,王平生,曹雪敏,杨虎德,杨霞,祁占虎. 2014

[11]甘蓝型春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 星晓蓉. 2011

[12]双低高产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2号的选育. 孙万仓. 1996

[13]28.6%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水剂对甘蓝型春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效. 罗杰,王颢,胡冠芳,李玉奇,余海涛. 2014

[14]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选育报告. 王毅,董云,靳丰蔚. 2018

[15]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 庞进平,王毅,聂战声,董云,靳丰蔚,徐一涌. 2014

[16]甘蓝型春油菜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高旭升,田种存. 2014

[17]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选育报告. 靳丰蔚,董云,王毅,刘婷婷,张晓文,徐一涌. 2021

[18]利用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扩大甘蓝型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柳海东,姚艳梅,徐亮,杜德志. 2012

[19]甘蓝型春油菜磷肥施用量研究. 张文英,陈占全,李月梅. 2010

[20]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在秦王川灌区的表现. 靳丰蔚,庞进平,王毅,徐一涌.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