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褐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晓鹏
作者: 吴晓鹏;李冉;马青云;杨理;谢晴宜;戴好富;赵友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斑褐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生物活性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6 期
页码: 1246-12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斑褐孔菌(Fuscoporia punctata)子实体的药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各种柱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NPG法、pNPP法和DPPH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α-糖苷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PTP1B)的抑制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海南斑褐孔菌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从斑褐孔菌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2 个化合物,分别为inoscavin A(1)、inoscavin C(2)、phellibaumin A(3)、phellibaumin D(4)、inonotusin B(5)、phellifuropyranone A(6)、phelligridin D(7)、原儿茶醛(8)、儿茶酚(9)、没食子酚(10)、对羟基苯甲酸(11)和对羟基苄叉丙酮(12),其中化合物 1~7 为聚酮类成分,化合物 4、5、7 抑制 PTP1B 的 IC50 值分别为(60.83±2.01)、(56.33±1.57)、(66.89±0.96)μmol/L,化合物 2、7 抑制α-糖苷酶的IC50 值分别为(127.77±0.56)、(122.99±1.39)μmol/L,化合物 4、7、2、6 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 值分别为(6.71±0.69)、(25.79±1.59)、(30.45±1.67)、(32.90±1.59)μmol/L.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斑褐孔菌中分离得到,大部分的聚酮类成分具有PTP1B抑制活性、α-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清除DPPH活性,研究结果为海南斑褐孔菌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R284.1
- 相关文献
[1]猴头菌子实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提取物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杨焱,周昌艳,张劲松,唐庆九. 2006
[2]灰树花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马迪,冯娜,韩伟. 2015
[3]人工培育蝉花与天然蝉花中化学成分的比较. 张红霞,高新华,陈伟,黄开华. 2012
[4]蜂花粉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杨佳林,徐响,孙丽萍,朱青. 2008
[5]烟粉虱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王铁军,钟万芳,朱丽梅,王耘,陈冬,康秋玉,赵明珠. 2016
[6]沉香样品中曲霉属真菌菌株HNWSW-20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邓加艾,戴好富,王宇光,陈惠琴,谭志琼,梅文莉. 2018
[7]狼毒及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 窦洪举,李锋,侯勇跃. 2013
[8]牛耳枫研究进展. 陈媚,韩丽娜,刘以道,郭庆辉,覃和业. 2016
[9]环脂肽类成分研究进展. 唐金山,高昊,戴毅,洪葵,姚新生. 2008
[10]紫苏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张运晖,赵瑛,欧巧明. 2020
[11]香茅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邱珊莲,林宝妹,张少平,张帅,洪佳敏,郑开斌. 2020
[12]紫苏籽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张运晖,赵瑛,欧巧明. 2020
[13]考夫曼网柄牛肝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 王林,孔凡栋,马青云,黄圣卓,周丽曼,谢晴宜,丁琼,赵友兴. 2017
[14]紫茎泽兰化学成分化感作用及生物活性. 侯婧,周东新,刘玉英,李华民,曹坳程. 2008
[15]雪菊化学成分分析、提取、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过利敏,张平,张谦,李士明. 2014
[16]高良姜花和果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翟红莉,李倩,王辉,曾艳波,蔡彩虹,梅文莉,戴好富. 2014
[17]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J54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朱剑梅,王佩,盖翠娟,丘柳明,戴好富,梅文莉. 2017
[18]雅安藏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熊元元,王云,唐晓波,王小萍,李春华,刘晓,马伟伟,刘飞,张厅. 2022
[19]马铃薯中的酚类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姚佳,白泽慧,李驰,李佳,田浩,张良. 2022
[20]木层孔菌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李冉,马青云,孔凡栋,谢晴宜,丁琼,赵友兴.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金钗石斛中一个新的木防己毒烷型倍半萜
作者:杜国鑫;蔡彩虹;夏益华;黄圣卓;梅文莉;戴好富;陈惠琴
关键词:金钗石斛;化学成分;倍半萜;新化合物
-
重唇石斛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郭东昇;杨理;宋希强;梅文莉;陈惠琴;戴好富
关键词:兰科;重唇石斛;化学成分;酪氨酸酶
-
闭鞘姜7个部位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其乙醚提取物的GC-MS分析
作者:陈乐瑶;王雅丽;蔡彩虹;郭东昇;梅文莉;戴好富;陈惠琴
关键词:中草药;闭鞘姜;α-葡萄糖苷酶;气相色谱-质谱(GC-MS)
-
老挝厚叶沉香中1个新的2-(2-苯乙基)色酮和木脂素杂合物及其抑制一氧化氮作用
作者:李薇;王昊;董文化;曾军;袁靖喆;王雅丽;吴妃;梅文莉;戴好富
关键词:沉香;厚叶沉香;厚叶沉香醇;2-(2-苯乙基)色酮;杂聚体;抑制一氧化氮产生活性
-
斯里兰卡瓦拉沉香中2个新的5,6,7-三羟基-2-(2-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
作者:陈乐瑶;盖翠娟;蔡彩虹;王昊;李薇;戴好富;梅文莉;陈惠琴
关键词:瓦拉沉香;5,6,7-三羟基-2-(2-苯乙基)-四氢色酮;酪氨酸酶抑制;新化合物
-
匍枝马尾藻中砷的脱除工艺研究
作者:高秀菊;朱军;黄惠琴;李德卿;邹潇潇;顾志峰;吴晓鹏;鲍时翔
关键词:匍枝马尾藻;总砷;正交试验;最佳工艺;脱除率
-
沉香历代香谱考证和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董文化;王昊;李薇;曾军;黄圣卓;王雅丽;云翠鸿;梅文莉;戴好富
关键词:沉香;香气成分;香气特征;香气轮廓;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