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动态密度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辉

作者: 韩辉;张学利;党宏忠;白雪峰;郎明翰;宋鸽;刘春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樟子松;不同密度;土壤水分变化;土壤水分有效性

期刊名称: 辽宁林业科技

ISSN: 1001-1714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10

摘要: 研究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时空动态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该研究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中选取同龄、高密度(810株·hm-2)、低密度(404株·hm-2)林分设置样地,以无林地(草地)为对照,采用烘干法和TDR测定相结合的方法,2004-2022年监测0~3 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并同步监测林外降水量。结果表明:2004-2022年,0~1 m土层高、低两种密度林分的年均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1.1%、11.8%,两者无显著差异(t=0.935,P=0.3);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变化可划分为低值期(4-5月)、平缓期(5-6月)、上升期(6-8月)、高峰期(8-9月)和下降期(9-10月)。高(低)两种密度林分0~1m土层水分状况的统计表明,非旱、轻旱、中旱和重旱比例分别为59.7%(65.0%)、24.4%(15.3%)、13.8%(12.8%)和2.2%(6.9%)。林分在从中龄林向近/成熟林的演化过程中,高密度林分0~1 m土层土壤水分处于非旱状态的占比由58.3%增至60.3%,低密度林分则由44.8%增至73.7%,低密度林分增幅更显著。高、低密度林分0~1 m土层非旱状态占比最高的月份均为8月,重旱状态占比最高的月份均为6月。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1 m土层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含水率年际尺度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年际变化与同期降水量变化的格局相似,但不完全一致。不同密度林分的林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干旱所占比例约65%,生长季各月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干旱,6月份为重旱多发期。在中龄林向近/成熟林的演化过程中,土壤干旱改善情况低密度林分好于高密度林分,因此建议适时疏伐改善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状况。

分类号: S714.2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综述. 黄肖勇,李生宝. 2009

[2]土壤水分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黄仲冬,齐学斌,樊向阳,乔冬梅,梁志杰. 2014

[3]溶质类型与矿化度对半干旱盐渍化地区果园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郭全恩,王益权,南丽丽,曹诗瑜,车宗贤. 2013

[4]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特征及水胁迫条件下高粱生长的影响. 王浩,焦晓燕,王劲松,武爱莲,丁玉川,董二伟,王立革. 2015

[5]土壤结构改良剂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 潘英华,雷廷武,张晴雯,冯雪. 2007

[6]人工桉林土壤孔隙状况及水分变化分析. 谢振兴,黄金生,刘永贤,周柳强,谭宏伟,黄美福. 2013

[7]金沙江干热河谷4种优势草本植物苗期抗旱生理特性. 李建查,熊东红,奎建蕊,王春雪,樊博,张宝军,张明忠,郭敏,史亮涛. 2016

[8]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辣椒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孔德杰,郑国保,张源沛,郭生虎,朱金霞. 2011

[9]半干旱地区春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张源沛,张益民,周会成. 2002

[10]人工桉林土壤孔隙状况及水分变化分析(英文). 黄金生,曾艳,黄雁飞,陈桂芬,刘永贤,周柳强,谭宏伟,黄美福,黄玉溢. 2015

[11]半干旱地区春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初探. 张源沛,张益明,周会成. 2003

[12]玉米翻耕覆膜直播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邓家琴,陈阳琴,万江红,潘中山,岳延滨. 2015

[13]减源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开花后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转运的影响. 曹玉军,吴杨,刘志铭,崔红,吕艳杰,姚凡云,魏雯雯,王永军. 2019

[14]不同密度槟榔问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辉,庄辉发,宋应辉,赵青云,朱自慧,王华. 2012

[15]黑龙江省半湿润区不同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变化规律研究与高产栽培模式探讨. 石运强,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于海林,王宇先. 2020

[16]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王贤智,周蓉,单志慧,张晓娟,沙爱华,陈海峰,邱德珍,周新安. 2009

[17]不同密度槟榔间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辉,庄辉发,宋应辉,赵青云,朱自慧,王华. 2012

[18]桂糖30号不同密度试验广西百色试点新植表现. . 2012

[19]桂北地区不同密度杉木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 林立文,邓羽松,李佩琦,杨钙仁,蒋代华,黄智刚,雷震. 2020

[20]新疆干旱山地樟子松造林试验. 李铭,窦中江,王平,潘金福.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