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性水稻土钾素固定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廖育林

作者: 郑圣先;鲁艳红;杨曾平;聂军;谢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化肥;稻草;红壤水稻土;钾素固定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1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70-7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中连续27年(1981-2007年)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钾素固定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了其中5个处理:CK(不施肥)、NP(施氮、磷肥)、NPK(施氮、磷、钾肥)、NP+RS(施氮、磷肥和稻草)和NPK+RS(施氮、磷、钾肥和稻草)。结果表明,在加入外源钾浓度0.4~4.0g/L的范围内,土壤固钾量均随着加入外源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大。5个施肥处理的固钾能力存在差异,与试前土壤相比,长期不施钾(CK和NP)处理土壤的固钾能力增强,长期施钾肥或稻草(NPK、NP+RS和NPK+RS)处理土壤的固钾能力降低,长期施用钾肥和稻草是影响土壤固钾能力的重要原因,施钾量高的处理土壤的固钾能力低。在高强度稻-稻种植条件下,水稻作物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钾。长期不施用钾肥,会导致土壤钾素的严重耗竭,此后施入的钾则会被土壤固定,导致钾肥对当季作物的有效性降低。当土壤中钾含量相对较高时,施入钾肥则不易被吸附固定。如果施入的钾不能及时被作物吸收利用,则极易被淋失。长期施用钾肥和稻草后,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增加,土壤的固钾能力降低;另外,长期施用钾肥和稻草引起土壤K+饱和度的增加,也使土壤的固钾能力降低。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性水稻土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的影响. 郑圣先,聂军,谢坚,鲁艳红,杨曾平. 2011

[2]长期施钾下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钾素固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会民,徐明岗,吕家珑,刘骅,石孝均,黄绍敏. 2007

[3]不同生态条件下长期施钾对土壤钾素固定影响的机理. 张会民,徐明岗,吕家珑,刘红霞. 2007

[4]辽西北风沙土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钾素固定特征. 曹怡立,张学利,安宇宁,孙继军,马庆,马庆辉,兰东,刘媛. 2024

[5]长期施钾对红壤水稻土水稻产量及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郑圣先,鲁艳红,谢坚,聂军,向艳文. 2009

[6]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种植下土壤有机碳库和固碳量的影响. 廖育林,郑圣先,聂军,鲁艳红,谢坚. 2013

[7]长期施用钾肥和稻草对红壤双季稻田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鲁艳红,谢坚,聂军,杨曾平,周兴. 2017

[8]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双季稻田钾素运移的影响. 鲁艳红,谢坚,杨曾平,聂军,秦晓波. 2013

[9]冬种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区土壤团聚体和有机质官能团的影响. 宋佳,黄晶,高菊生,王亚男,吴翠霞,白玲玉,曾希柏. 2021

[10]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持续性的影响. 郑圣先,聂军,鲁艳红,谢坚,杨曾平. 2009

[11]长期施肥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与储量的影响. 郑圣先,廖育林,鲁艳红,谢坚,聂军. 2009

[12]稻草硅化和溶解特性对稻草纤维降解率及其利用的影响. 沈恒胜,陈君琛,倪德斌. 2001

[13]山羊稻草秸秆微生物饲料发酵效果的研究. 李莉娜,吴仙,朱丽莉,王德凤,粟朝芝,朱冠群,韩勇. 2013

[14]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NIRS)分析稻草纤维及硅化物组成. 沈恒胜,陈君琛,种藏文,赵武善,倪德斌,汤葆莎,Valdes E.V.. 2003

[15]“201”稻稻草与氨化稻草肥育肉牛的对比试验. 李春燕,应朝阳,黄毅斌,黄勤楼,林时电. 2002

[16]贵州主栽水稻品种不同成熟期稻草与稻谷产量和品质分析. 李辰琼,张锦华,舒健虹,董颖苹,熊康宁. 2013

[17]稻草青贮乳酸菌菌种的筛选. 许留兴,彭凯,赵丽丽,张锦华,吕小溪. 2014

[18]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稻草饲养草鱼蛋白质转化效果及其应用. 陈君琛,沈恒胜,宋保京,廖文福,汤葆莎. 2000

[19]稻田脲酶抑制剂对↑(15)N-尿素去向的影响. 陈苇,卢婉芳. 1997

[20]凋萎和添加剂对稻草裹包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郑会超,杨金勇,应如朗,黄新,吴建良,蒋永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