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z、Pi-ta~2等基因在云南粳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学堂

作者: 张学堂;廖新华;朱振华;苏振喜;世荣;赵国珍;蒋聪;戴陆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稻瘟病;Pi-z,Pi-ta2;抗性育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10 年 12 卷 01 期

页码: 100-105

摘要: 采用与育种同步的抗性鉴定方法,利用日本鉴别菌系作为鉴别标准品种,分析了Pi-z、Pi-ta2等基因2002-2007年在云南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实践中的表现。结果表明,截至2007年,Pi-z、Pi-ta2、Pi-zt在云南稻区仍然有利用价值;Pi-ta2叶/穗瘟抗性反应表现明显不一致;Pi-z、Pi-zt在各种育种材料中叶/穗瘟抗性表现一致;在不同抗性组合中,发现Pi-z对育种材料的抗性改良效果更明显。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分析及Pb1基因功能标记开发. 孙立亭,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曾生元,李闯,姚维成,杜灿灿,胡庆峰,周义文,龚红兵. 2019

[2]稻瘟病抗性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进展. 何炼,蒋秋平,叶鹏盛,代顺冬,韦树谷,刘朝辉,曾华兰. 2016

[3]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康美花,曹丰生,陈红萍,刘建华,杨水莲,杨素芬,裴冬莲. 2010

[4]广东优质籼稻抗稻瘟病育种研究进展. 朱小源,杨祁云,伍尚忠. 2003

[5]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和Bph24(t)的聚合育种利用. 王萱,马茜茜,杨金莲,伍虎,李容柏. 2024

[6]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张姝,苏菁. 2016

[7]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体系研究进展. 彭志荣,何强,舒服,邓华凤. 2014

[8]辽宁省粳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潘争艳,邱福林,吕桂兰,马秀芳,商文奇,白元俊,徐正进. 2019

[9]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江苏粳稻稻瘟病抗性. 余玲,戴正元,吴云雨,潘存红,肖宁,李育红,张小祥,刘广青,周长海,李爱宏. 2014

[10]黄淮稻区优质抗病粳稻“六位一体”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李俊周,王书玉,尹海庆,姬生栋,王生轩,张栩,陈楠,赵全志. 2017

[11]广谱抗稻瘟病基因BSR-d1在75份北方粳稻品种中的多态性分布与表达分析. 陈晓军,惠建,马洪文,白海波,马静,马斯霜,李树华. 2021

[12]云南地方籼粳稻稻瘟病抗性和农艺性状差异分析及优异稻种筛选. 杨楠,陈恺茜,杨勤忠,唐文强,张文龙,何平,杨暮英,李勇成,韩光煜. 2021

[13]云南粳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董丽英,李国生,赵秀兰,刘树芳,李迅东,钏兴宽,康洪灿,杨勤忠. 2018

[14]江苏省粳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型与穗颈瘟抗性分析. 宫丹妮,杨杰,朱金燕,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 2016

[15]长三角地区粳稻种质的稻瘟病抗性基因鉴定及其抗性评价. 闫影,王凯,周锋利,张丽霞,胡泽军,曹黎明,吴书俊. 2022

[16]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黑壳子粳对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王建飞,何新建,张红生,陈志谊. 2002

[17]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长农粳1号’的稻瘟病抗性. 曾晓强,胡慧,高若愚,何丽萍,田雨,徐俊英,杨隆维,常玉晓,徐建龙,邱先进. 2022

[18]云南粳稻品种毫变—1和扎缅尼—1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雷财林,王久林,凌忠专. 1995

[19]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长农粳1号'的稻瘟病抗性. 曾晓强,胡慧,高若愚,何丽萍,田雨,徐俊英,杨隆维,常玉晓,徐建龙,邱先进. 2022

[20]辽宁常规水稻育种中抗稻瘟病基因分析与利用. 姚继攀,梁传斌,刘博,蒋洪波,刘军,沈枫.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