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效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洪亮

作者: 李洪亮;柴永山;高春艳;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赵云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高光效;干物质量;光合生产特征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6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47-50

摘要: 以东农428和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垄距下采用高光效栽培模式,水稻的干物质积累、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等物质生产和光合生产特征明显优于其他栽培模式,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比常规栽培分别高1.75~2.51 t/hm~2和2.66~3.78 kg/30 m~2。同为高光效栽培模式,(20+40)cm×15 cm的垄距处理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明显高于(20+50)cm×15 cm的垄距处理,分别高2.00~2.67 t/hm~2和2.91~4.95 kg/30 m~2,说明行距超出适宜范围其群体干物质积累反而下降,不利于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土壤类型对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李洪亮,孙玉友,曲金玲,魏才强,孙国宏,赵云彤,赵立斐,柴永山. 2013

[2]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盐碱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2019

[3]水稻不同时期群体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张巍巍,柴永山,孙玉友,魏才强,解忠,李洪亮,刘丹,刘春光. 2015

[4]水稻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 牛丽芳,路铁刚,林浩. 2014

[5]PEPC酶活性作为水稻高光效育种筛选指标的研究. 李霞,王超,陈晏,孙志伟. 2008

[6]施氮量对常规稻“桂香3号”干物质运转、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陈雷. 2017

[7]水稻的高光效分子育种. 朱观林,郭龙彪,钱前. 2009

[8]旱涝交替胁迫对拔节期水稻生长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甄博,郭相平,陆红飞,周新国. 2018

[9]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李万云,李培夫. 2007

[10]内蒙古阴山北麓区藜麦生态适应性研究. 任永峰,王志敏,赵沛义,宋洁,栗艳芳,骆红,邓万云. 2016

[11]农作物高光效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李培夫. 2006

[12]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吕丽华,董志强,曹洁璇,梁双波,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 2013

[13]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玉亭,潘晓莹,丁晋利,张洁梅,何方,王越. 2016

[14]甜高粱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冯国郡,章建新,李宏琪,叶凯,郭建富. 2013

[15]粉煤灰对加工番茄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对春小麦残效研究. 李志强,梁永超,褚贵新,冶军,张波,刘倩. 2011

[16]甜高粱高光效种质的筛选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冯国郡,章建新,李宏琪,叶凯,郭建富. 2013

[17]镉浓度对烤烟幼苗镉含量及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贺远,王树声,刘海伟,鹿莹,常帅,石屹. 2014

[18]镉在烟草中的积累分配及其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贺远,刘海伟,石屹,鹿莹,常帅,王树声. 2015

[19]利用SPAD-502叶绿素计筛选大麦高光效新种质. 刘志萍,巴图,吕二锁,郭呈宇,张凤英,徐寿军. 2017

[20]油菜角果光合特性研究现状及改良思路. 张耀文,赵小光,关周博,王学芳,侯君利,田建华,董育红,李殿荣,卢庆陶,卢从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