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化基因Netted Viresce(NV)的遗传定位及生理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丽朋

作者: 崔丽朋;宋丽华;黄泽军;高建昌;国艳梅;杜永臣;王孝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叶色突变体;生理特性;遗传分析;基因定位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29-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玛娜佩尔为受体亲本,以野生番茄潘那利LA0716为供体亲本,通过多代回交构建近等基因系。对近等基因系中黄化突变(nv)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表型性状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并测定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利用透射显微镜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以回交系BC6为母本与nv植株进行回交,同时BC_6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BC_7及BC_6S_1群体植株的表型,分析遗传规律;利用BC_7S_1分离群体进行基因精细定位,结合高通量基因组重测序,筛选仅在黄化突变位点目的区域内的SNP位点,并结合基因注释分析候选基因。结果表明:与正常植株相比,黄化植株表现植株矮小、叶片窄小、叶色黄化,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显著升高。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显示,黄化植株叶绿体数目减少,类囊体的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未完全分化,垛叠不整齐。遗传分析表明,玛娜佩尔黄化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CAPS和In Del分子标记将NV基因定位于9号染色体标记In D-09-4-1和HP63/64之间,物理距离为51 Mb。玛娜佩尔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可利用率高,数据比对分析得到7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

分类号: S641.2

  • 相关文献

[1]一个水稻新型叶色突变体的形态结构与遗传定位. 王宝和,戴正元,李爱宏,刘广青,左示敏,张洪熙,潘学彪. 2011

[2]水稻叶色突变体ygr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方希林,杨漫,王鑫,黄沆,肖楠,贺治洲,王悦. 2017

[3]水稻叶色突变体及其基因定位和克隆的研究进展. 张力科,高用明. 2009

[4]水稻幼苗叶色温敏感突变体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 江少华,周华,林冬枝,董彦君,叶胜海,张小明. 2013

[5]一个新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分子定位. 陈佳颖,赵剑,刘晓,李超,林冬枝,董彦君,叶胜海,张小明. 2010

[6]水稻核基因控制的叶色变异. 魏彦林,施勇烽,吴建利. 2011

[7]两系水稻不育系白色中脉标记的诱发与特性. 金国强,陈凡,方福平,王寅,舒小丽,吴殿星. 2015

[8]一个水稻“斑马叶”叶色突变体基因zebra leaf2(zl2)的图位克隆. 刘胜,魏祥进,邵高能,唐绍清,胡培松. 2013

[9]一个水稻“斑马叶”叶色突变体基因zebraleaf2(zl2)的图位克隆. 刘胜,魏祥进,邵高能,唐绍清,胡培松. 2013

[10]番茄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胡英雪,徐伟杰,宫超,孙保娟,衡周,张余洋,李涛. 2024

[11]水稻早衰突变体w14的生理学特性分析及其基因的精细定位. 朱永生,蒋家焕,蔡秋华,郑燕梅,何炜,陈丽萍,魏毅东,王爱荣,张建福. 2021

[12]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Z97)的生理特性及其基因定位. 韦荔全,罗延敏,王文强,池长程,黄福灯. 2017

[13]国外燕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王茅雁,齐秀丽,张凤英. 2001

[14]水稻G156S披叶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分析. 金祥,黄宗洪,杨占烈,向关伦,甘雨,潘建慧. 2009

[15]小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初步定位. 张端品,林兴华. 2010

[16]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进展. 宋书锋,李娜. 2011

[17]水稻卷叶突变新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初步定位. 刘丕庆,白德朗,李容柏. 2010

[18]水稻品种抗虫性遗传研究进展. 姜人春. 1998

[19]水稻闭花授粉基因c/7(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倪大虎,杨亚春,宋丰顺,倪金龙,李莉,杨剑波. 2012

[20]一个水稻温敏黄化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 张天雨,周春雷,刘喜,孙爱伶,曹鹏辉,Thanhliem NGUYEN,田云录,翟虎渠,江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