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蛋白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抗原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木娇

作者: 杨木娇;林俊;张娟;王婉;向文杰;薛飞;朱远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基因;糖蛋白E;重组杆状病毒表达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1 期

页码: 34-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抗原性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重组gE蛋白,本研究采用PCR方法扩增全长gE基因,并在其5'端引入蜂素信号肽(HBM)以增加表达蛋白的分泌,将其克隆至pFastBac1供体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FB-gE.将测序正确的pFB-gE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杆粒(rBacmid-gE),经PCR鉴定后将阳性rBacmid-gE转染Sf21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对不同代次的rBV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整合gE基因的rBV,且能稳定传代.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显示,接种rBV的Sf21细胞与gE抗体阳性牛血清反应后出现绿色荧光,而与阴性牛血清不反应,表明gE基因在rBV中获得正确表达.大量培养rBV,收获培养上清液,对重组gE蛋白(rgE)纯化,纯化后的rgE浓度为0.78 mg/mL.对纯化后的rgE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gE能与gE抗体阳性兔血清和羊血清反应,与IBRV-56(gE基因缺失株)免疫兔血清和健康羊血清均不反应,表明rgE具有较强的反应原性.采用rgE对4只小鼠进行两次免疫,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结果显示,rgE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表明rgE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本研究为IBRV gE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为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牛与自然感染牛的鉴别诊断提供了物质基础.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