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日系蚕品种的耐湿性改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阳

作者: 肖阳;吴福泉;李庆荣;杨琼;罗国庆;叶明强;邢东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系品种;家蚕;耐湿性;改良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23 期

页码: 118-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培育适宜华南蚕区饲养的耐湿性蚕品种,通过历时4年的人工高湿逆境定向培育,对保存的4个日系品种研7、湘A、航7和丹的耐湿性进行改良。结果表明,经过8代的连续添湿,4个品种的虫蛹统一生命率均有所提高,将获得的4个累代添湿品系和对应的原母种同时置于高湿环境中饲育,4个品种的累代添湿品系的虫蛹率较原母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研7的虫蛹率由38.60%提高到72.13%,提高幅度最大。将累代添湿品系组配成改良粤蚕6号一代杂交种,与原一代杂交种同时在高湿环境中饲育,改良粤蚕6号的生命力和经济性状均有极显著提高。表明累代添湿可以提高蚕品种对高湿环境的耐受性,定向培育耐湿家蚕育种新素材。

分类号: S882

  • 相关文献

[1]利用印度家蚕品种2041和2042改良现行家蚕品种山河×锦绣性状的研究. 吴克军,刘敏,陈松,朱水芬,鲁成. 2011

[2]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杂交改良方法. 何克荣,祝新荣,孟智启,陈诗,柳新菊. 2009

[3]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研究. 何克荣,祝新荣,黄健辉,夏建国. 2001

[4]湿害对大麦形态和产量影响的探讨. 陈晓静,沈会权,陶红,陈和,陈健. 2005

[5]不同温度下谷子、糜子种子耐湿性对发芽率的影响. 陈茜午,杨文耀,刘锦川,高瑞晓. 2018

[6]不同耐湿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苗期对缺氧胁迫的生理差异响应. 张学昆,范其新,陈洁,李加纳,王汉中. 2007

[7]小麦叶片RuBP羧化酶活性对湿害逆境的响应能力及亲本效应分析. 曹旸,蔡士宾,朱伟,方先文,严建民. 1997

[8]甘蓝型油菜耐湿性的遗传差异鉴定. 张学昆,陈洁,王汉中,李加纳,邹崇顺. 2007

[9]浙江省大麦品种资源耐湿性研究. 马一鸣. 1990

[10]利用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 王林海,吕再萍,张艳欣,黎冬华,吕海霞,张晓燕,张秀荣. 2010

[11]芝麻不同品种(系)耐湿性的综合评价. 孙建,张秀荣,张艳欣,黄波,车卓. 2008

[12]普通白菜(小白菜)耐湿性鉴定方法. 张永吉,徐海,张慧,陈龙正,宋波,袁希汉. 2012

[13]芝麻耐湿性QTL定位及优异耐湿基因资源挖掘. 张艳欣,王林海,黎冬华,高媛,吕海霞,张秀荣. 2014

[14]小麦品种间孕穗期耐湿性差异. 曹旸,蔡士宾,方先文. 1992

[15]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初步评价和主成分分析. 李浩杰,张锦芳,蒲晓斌,蒋俊,牛应泽,蒋梁材. 2011

[16]小麦灌浆期水渍和高温对植株早衰和籽粒增重的影响. 蔡士宾,曹晹,方先文,朱伟,熊恩惠,严建民. 1994

[17]小麦品种耐湿性鉴定的示踪方法. 严建民,朱献玳,蔡士宾,王公金,曹旸,陈炳松. 1993

[18]西瓜新品种——庆发八号. 郑高飞. 1996

[19]湿害对小麦叶片光合酶RuBPC活性的效应. 严建民,朱献玳,王公金,曹旸,蔡士宾. 1993

[20]大麦苗期耐湿性的鉴定筛选. 杨建明,沈秋泉,汪军妹,朱靖环.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