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品种品质及产量性状的演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俞琦英

作者: 俞琦英;刘凤兰;张冬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油菜;区试品种;品质;产量;演变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16 期

页码: 119-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2000—2009年10个年度国家冬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品质及产量性状分析表明,2002年是中国油菜品种品质(低芥酸、低硫苷)和产量的转折点,双低油菜品种比例急剧上升、产量逐步提高,至2007年油菜品种品质基本达到双低标准,产量恢复到双高品种的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双低油菜产量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单株结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此外,双低油菜品种含油量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近3年含油量有了显著提高。这表明在中国油菜品种双低化过程中,品质和产量得到了协同发展。目前在双低品质达标的情况下,提高产量和含油量仍是中国油菜育种的主攻目标。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1998-2008中国油菜遗传改良贡献和策略分析. 李丹,刘凤兰,伍晓明,陈碧云,许鲲,高桂珍,闫贵欣,付桂萍. 2009

[2]中国油菜区试新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费锦宗,沈金雄,郭彦丽,李海渤. 2019

[3]近年来我国冬油菜区试品种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咸拴狮,杜春芳,范建春,李萌. 2015

[4]冬油菜机直播高产优质栽培的氮肥运筹研究. 张余红,廖方全,吴永成,蒲晓斌. 2017

[5]从品种志分析吉林省八十五年来大豆育成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演变. 张伟,王曙明,邱强,闫晓艳,彭宝,张晓霞,姜海英. 2009

[6]山西省近二十年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变化. 马小飞,李竹梅,王敏,曹勇,李晓丽,姜兰芳,郝建宇,张定一,姬虎太. 2020

[7]2005—2017年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李伟,张彦威,林延慧,张礼凤,王彩洁,张军,徐冉. 2018

[8]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赵朝森,赵现伟,杨中路,何艳琴,王瑞珍,曹小新,万辉,郭兵福. 2019

[9]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演变. 赵朝森,赵现伟,杨中路,何艳琴,王瑞珍,郭兵福. 2019

[10]国家区试鲜食夏大豆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赵朝森,赵现伟,王瑞珍. 2022

[11]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育成品种产量与品质性状变化趋势. 郑宇宏,陈亮,孟凡凡,范旭红,张云峰,孙星邈,王明亮,王曙明. 2016

[12]山西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演变分析. 任海红,马俊奎,刘学义,任小俊. 2018

[13]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宋健民,戴双,李豪圣,程敦公,刘爱峰,曹新有,刘建军,赵振东. 2013

[14]安徽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性状演变分析. 胡国玉,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黄志平,张磊. 2020

[15]江淮稻区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2004

[16]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种现状分析与育种策略探讨.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郭世平,金德洲,钱存鸣,周朝飞. 2001

[17]南疆棉花历史主栽品种的纤维品质演变研究. 王俊铎,梁亚军,龚照龙,李雪源,陈全家. 2015

[18]肥料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中梁,罗照霞,俄胜哲,杨志奇. 2018

[19]旱地不同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20]内蒙古寒旱区冬油菜品种引进种植研究. 邵志壮,任建军,王晓辉,党秀敏,周飞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