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菁
作者: 何菁;尹光彩;李莲芳;曾希柏;林亲铁;苏世鸣;王亚男;吴翠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纳米铁;猪骨炭;牛骨炭;土壤有效砷;残渣态砷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8 期
页码: 1511-15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不同材料(纳米铁、猪骨炭和牛骨炭)对砷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从中筛选有效的砷污染土壤钝化剂,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三种物质对两种不同砷含量红壤中砷化学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铁显著(P<0.05)降低了两种红壤有效态砷含量,同时土壤pH显著降低,当培养试验结束时(84 d),在板页岩红壤和石灰岩红壤中有效态砷含量分别降低了10.5%、11.43%,pH则比同期对照各降低了0.18、0.23个单位,纳米铁对红壤砷的钝化作用与土壤非专性吸附态砷向残渣态砷等转化过程有关;猪骨炭的加入导致两种不同砷含量红壤中有效砷含量均不同程度的提高,板页岩红壤和石灰岩红壤增幅分别为16.21%、1.36%;牛骨炭的加入对中度污染(113.3 mg·kg-1)的石灰岩红壤表现出一定的固定性能,也可降低pH而改良碱性土壤,促进了该土壤中活性砷向残渣态砷的转化。将纳米铁用于钝化污染土壤中的活性砷,牛骨炭用于固定中度污染石灰岩发育的红壤中的砷,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添加人工合成铁、铝矿对土壤有效砷含量的影响. 吴萍萍,曾希柏,白玲玉,李莲芳. 2011
[2]施用有机肥对高砷红壤中小白菜砷吸收的影响. 李莲芳,耿志席,曾希柏,白玲玉,苏世鸣. 2011
[3]人工合成铁、铝矿物和镁铝双金属氧化物对土壤砷的钝化效应. 林志灵,曾希柏,张杨珠,苏世鸣,冯秋分,王亚男,李莲芳,白玲玉,段然,吴翠霞. 2013
[4]椰林间作中纳米铁对鹧鸪茶叶片生长、光合及化学特征的综合影响. 余若云,杨伟波,冯元姣,罗子飞,陈思婷. 2024
[5]动态条件下壳聚糖稳定纳米铁去除水体中Cr(Ⅵ)的研究. 耿兵,金朝晖,邓春生,张燕荣,王妮珊. 2012
[6]纳米级零价铁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研究进展. 耿兵,金朝晖,邓春生,张燕荣,王妮珊. 2011
[7]红三叶种子对纳米铁的响应研究. 李羽超,莫海凤,王田,祁兆奔,刘权.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
作者:梅哈古丽·艾尼瓦尔;张拓;殷宪强;张楠;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海泡石;纳米零价铁;镉;吸附机制
-
海南岛辣椒疫霉菌侵染胡椒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作者:高圣风;王亚男;付华菲;胡生燕;刘世超;孙世伟
关键词:胡椒;辣椒疫霉菌;侵染过程;显微观察
-
基于农田氮磷平衡的红壤区农田环境友好型种植制度评价
作者:洪曦;宫殿林;曾希柏;罗尊长;郑超;汤春纯;李荣;吴培金;李俊;邓龙英
关键词:生态经济效益;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环境友好;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
秸秆还田影响农田土壤健康研究进展
作者:张子怡;张洋;文炯;彭芝;苏世鸣;王亚男;张楠;吴翠霞;周丽;解学仕;曾希柏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健康;调控;影响因素
-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杨忠兰;翟凡;温莉;颜蒙蒙;肖嬴;张永浩;姚锋先;曾希柏
关键词:硒生物有效性;土壤-植物系统;硒转运;赣南脐橙;硒形态
-
客土比例对土壤及油菜砷有效性的影响
作者:王旭东;文炯;彭芝;张楠;苏世鸣;李宇翔;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客土比例;有效砷;油菜;土壤理化性质;吸收砷
-
不同黄腐酸结构组成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作者:朱启明;王亚男;郑重;曾希柏;许立阳;张洋;李雨欣
关键词:黄腐酸;结构组成;小麦种子发芽;小麦苗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