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和创新利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治先
作者: 刘治先;赵宝和;韩静;葛晓轩;邓广成;王夕高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模式;种质的改良和创新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01 年 06 期
页码: 21-24
摘要: 对 1990~ 1999年山东省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模式以及种质改良创新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生产用玉米杂交种种质基本上由Reid、唐四平头、外杂选、Lan 和旅大红骨 5大核心种质类群组成 ,种质基础更趋狭窄。有 6种杂交优势利用模式 ,但目前利用最多的有Reid×外杂选、Reid×旅大红骨和Reid×唐四平头 3种模式。我省玉米种质的改良和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分类号: S513.033
- 相关文献
[1]山东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种质创新研究. 刘治先,郭庆法,汪黎明,韩静,葛晓轩. 2001
[2]中国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划分与杂优模式研究. 王懿波,王振华,陆利行,王永普,张新,田曾元. 1998
[3]江苏鲜食糯玉米育种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分析. 沈锦根,胡加如,薛林,印志同. 2007
[4]36个贵州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分析. 邱红波,叶雨胜,戴保威,彭忠华. 2009
[5]贵州70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群分析. 杨文鹏,关琦,杨留启,王伟,张文龙,祝云芳,潘敏娜,沈建华,赵致. 2011
[6]黄淮麦区杂交小麦亲本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史秀秀,毕晓静,马守才,亓佳佳,韩芳,张改生,牛娜. 2013
[7]利用SNP标记划分46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杨兆顺,袁文娅,许高平,韩小云,孙天齐. 2018
[8]四川盆地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 刘仲齐,饶世达. 1997
[9]20份美国中熟玉米杂交种选系及配合力分析.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陈青利. 2019
[10]利用SNP标记及配合力划分超甜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贺囡囡,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弓雪,卢生乔,韦桂旺,吕巨智. 2021
[11]SSR标记用于玉米自交系遗传变异与优势类群划分的研究(英文). 刘杰,刘公社,朱至清,陈刚. 2002
[12]玉米Glyco-hydro-16糖苷酶家族全基因组的鉴定及其遗传分化. 林峰,葛敏,周玲,赵涵. 2016
[13]黄淮海夏玉米的育种目标及品种选育方法改良. 汪黎明,郭庆法,高新学,孟昭东,刘治先. 2005
[14]利用配合力和分子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 段智利,姚文华,黄云霄,汪燕芬,罗黎明,徐春霞,陈洪梅,谭静,番兴明. 2008
[15]10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研究. 李新海,徐尚忠,李建生. 2001
[16]CIMMYT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分析. 李明顺,张世煌,潘光堂,李新海,夏先春,田清震,白丽. 2005
[17]河南省玉米种质基础、杂优群划分和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王振华,张新,王俊忠,温春东. 2002
[18]分子标记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孙立娜,王璐. 2008
[19]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杂优模式的探讨. 荆绍凌,孙志超,孙连双,陈效杰,蔡鑫茹. 2006
[20]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评价. 徐田军,张勇,赵久然,王荣焕,吕天放,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王元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标记对嘉定白蚕豆遗传多样性与特异性的鉴定
作者:杨华;陈珏;龙萍;王磊;韩静;邹丹蓉;夏辉
关键词:嘉定白蚕豆;遗传多样性;遗传特异性;简化基因组测序;SNP标记
-
紫玉米及其秸秆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及肉质影响的研究
作者:韩静;陈龙宾;王丽学;于化福;李宁;刘景喜
关键词:紫玉米;秸秆;育肥牛;肉品质;抗氧化能力
-
PDCD4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凋亡及β-酪蛋白和TG合成的影响
作者:朱俊儒;韦唯;裴党帅;张芬鹊;段瑜;郭永峰;江悦;夏树立;韩静;侯金星;安小鹏
关键词:PDCD4;miR-21-5p;奶山羊;凋亡;β-酪蛋白;TG
-
颗粒野生稻愈伤的诱导继代与超低温保存
作者:韩静;林田;周丽;滕小英;龙萍;李天菲
关键词:颗粒野生稻;愈伤;超低温保存
-
甲酸和木醋液对苜蓿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丽学;韩静;陈龙宾;余新越;刘景喜;马毅;霍文娟
关键词:甲酸;木醋液;苜蓿;细菌;群落结构
-
RNA干扰SLC4A8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泌乳的影响
作者:吴双虎;侯金星;江悦;朱俊儒;韦唯;刘淑娟;夏树立;韩静;安小鹏
关键词: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泌乳;SLC4A8
-
木醋液对蛋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
作者:冯婧;白朋勋;韩静;夏树立;董春晓
关键词:木醋液;蛋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氨气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