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快速检测(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亚坤

作者: 张亚坤;罗斌;宋鹏;潘大宇;路文超;周亚男;王成;赵春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连续投影算法;偏最小二乘算法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8 年 18 期

页码: 187-19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可溶性蛋白是植物生化及抗性生理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快速、准确、无损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对作物生长状况的动态监测及抗性作物品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近红外光谱具有快速、简单方便、非破坏性的特点,已在农业、食品、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年来基于光谱技术快速无损的获取作物生理生化信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以实现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首先,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SG)、一阶导数(1-Der)、二阶导数(2-Der)等7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偏最小二乘(PLS)预测模型,经对比发现SG预处理方法为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预测的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其次,分别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随机蛙跳(RF)和遗传算法(GA)对SG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提取。最后,基于提取的特征波长分别建立了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SPA-PLS、RF-PLS和GA-PLS预测模型,发现基于SPA提取的11个特征波长建立的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SPA-PLS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效果,其预测集相关系数(R2p)为0.864,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894 mg/g,预测偏差为2.061(RPD)。上述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大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可行的,可为大豆生长状况动态监测及抗性大豆品种的筛选提供新的方法。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近红外光谱的苹果内部品质在线检测模型优化. 郭志明,黄文倩,陈全胜,彭彦昆,赵杰文. 2016

[2]胡杨叶片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白铁成,王亚明,张楠楠,姚娜,喻彩丽,王兴鹏. 2017

[3]基于连续投影算法的油菜蜜近红外光谱真伪鉴别的研究. 单杨,尹永,周孜. 2012

[4]基于近红外光谱和SPA算法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定量分析. 张树艳,王有武,白铁成,张晓,石鲁珍. 2018

[5]基于离散小波算法定量反演贵州百香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童倩倩,李莉婕,赵泽英,岳延滨,刘海. 2020

[6]太赫兹光谱技术用于干旱胁迫下大豆冠层含水量检测研究. 赵旭婷,张淑娟,李斌,李银坤. 2018

[7]来源于野生大豆的多小叶性状遗传分析(英文). 王克晶,李福山,周涛,许占有. 2001

[8]大豆叶片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初步分析. 董志敏,常汝镇,关荣霞,李英慧,刘章雄,邱丽娟. 2005

[9]辽宁新宾县原位保护区野生大豆(GlycinSojaSiebetZucc)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荣霞,刘秀敏,常汝镇,宁慧霞,袁翠平,刘章雄,邱丽娟. 2005

[10]SMV与TRSV混合感染大豆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李学湛. 1988

[11]基于高光谱的水稻叶片氮素营养诊断研究. 杨红云,周琼,杨珺,孙玉婷,路艳,殷华. 2019

[12]基于SPA和PLS的南疆绿洲区土壤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张楠楠,张晓,施明登,范泽华,王涛,白铁成. 2018

[13]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水稻穗颈瘟染病程度分级方法研究. 吴迪,曹芳,张浩,孙光明,冯雷,何勇. 2009

[14]基于改进SPA算法的高效降维方法. 崔颖,王雪婷,刘述彬,陆忠军. 2018

[15]基于PROSAIL模型和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的冬小麦LAI反演. 李天驰,冯海宽,田坤云,杨福芹,杨佳琪. 2022

[16]小麦籽粒蛋白质光谱特征变量筛选方法研究. 李栓明,郭银巧,王克如,谢瑞芝,戴建国,肖春华,李静,李少昆. 2015

[17]基于随机森林的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高光谱估算. 高宏元,侯蒙京,葛静,包旭莹,李元春,刘洁,冯琦胜,梁天刚,贺金生,钱大文. 2021

[18]基于高光谱和数据挖掘的油菜植株含水率定量监测模型. 潘月,曹宏鑫,齐家国,吴菲,韩旭杰,丁昊迪,葛道阔,张玲玲,张伟欣,张文宇. 2022

[19]基于组合模拟波段的油菜菌核病早期诊断方法研究. 刘飞,冯雷,楼兵干,孙光明,王连平,何勇. 2010

[20]基于GA-PLS-SPA的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测. 彭俊杰,汪泓,王宇,肖玖军,李可相,邢丹.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