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礁体和铁制礁体附着生物群落多元统计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伟

作者: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

ISSN: 1673-2227

年卷期: 2009 年 5 卷 03 期

页码: 30-35

摘要: 根据2008年9月对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混凝土礁体和铁制礁体上附着生物的调查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组成及群落结构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三角藤壶(Balanus trigonus)、乳突皮海鞘(Molgula manhattensi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须鳃虫(Cirriformia tentacu-lata)、细肋肌蛤(Musculus mirandus)、美丽唇齿螺(Engina pulchra)、真蛇尾(Ophiurasp.)、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 variabilis)、背裂虫(Opisthosyllis brunnea)、红网孔苔虫(Iodictyum axillare)、多室草苔虫(Bugulaneritina)、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毛偏顶蛤(Modiolus barbatus)、纹斑棱蛤(Trapezium liratum)、乳蛰虫(Thelepussp.)和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等种类构成了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的主体。混凝土礁体和铁制礁体上层和下层的附着生物群落基本上聚为一类;而中层的附着生物群落没有聚为一类。

分类号: S953.1

  • 相关文献

[1]青岛石雀滩海域人工鱼礁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震,公丕海,关长涛,李娇,史佰佰. 2019

[2]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3]天津大神堂海域不同时间序列礁体附着生物群落特征变化. 郭彪,陈卫,高燕,张博伦,王硕,王宇,张雪,曾祥茜. 2020

[4]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2008

[5]环境因子对大亚湾人工鱼礁上附着生物分布的影响.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2009

[6]人工鱼礁材料添加物碳封存能力及其对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固碳量的影响. 李娇,公丕海,关长涛,刘毅. 2016

[7]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热点分析. 章细英,孔祥瑞. 2018

[8]天津近岸人工鱼礁区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 马超,于莹,侯纯强. 2015

[9]天津近岸人工鱼礁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变化特征(英文). 张雪,徐晓甫,房恩军,侯纯强,陈卫,张博伦. 2019

[10]天津近岸人工鱼礁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变化特征. 张雪,徐晓甫,戴媛媛,王宏,房恩军,侯纯强,高燕,郭彪,陈卫. 2018

[11]象山港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 陈涛,王云龙,廖勇. 2014

[12]象山港海域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虞嘉玥,姜亚洲,孙鹏,张辉,凌建忠. 2021

[13]微山湖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洪玉珍,高宇航,陈曦,王伟萍,裘丽萍,宋超,范立民,李丹丹,孟顺龙,徐跑. 2023

[14]黄渤海5处人工鱼礁区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生物量驱动要素研究. 余思湉,李建都,赵祺,尤凯,张沛东. 2024

[15]人工鱼礁建设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以黄、渤海4处人工鱼礁为例. 李建都,赵祺,袁舜洁,张沛东,郭栋. 2024

[16]雅鲁藏布江流域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聪,刘海平,谢佳燕,王纤纤. 2022

[17]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层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张涛,庄平,章龙珍,侯俊利,王云龙,刘鉴毅,冯广朋,赵峰,罗民波,刘健. 2011

[18]新疆荒漠绿洲区甜菜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白微微,杨安沛,张航,高海峰,热西达·阿不都热合曼,王锁牢,李广阔. 2018

[19]新疆乌伦古湖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聚类和多维分析. 李喆,姜作发,马波,霍堂斌,唐富江,郭焱,蔡林钢,赵文阁. 2008

[20]2010-2011年长江河口及邻近水域春夏季仔稚鱼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研究. 蒋玫,李磊,沈新强,全为民.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