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志文

作者: 李志文;张平;刘翔;集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贮藏;生理;水果;纳他霉素;葡萄;灰霉菌;灰霉病;抑制潜能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9 期

页码: 262-27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能,为开发鲜食葡萄无硫保鲜技术提供方法依据,该文主要通过活体损伤接种抑菌试验及相关生物测定,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作用效果,通过采前/采后浸果试验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室温25℃还是低温0℃条件下,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可显著(P<0.05)抑制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表面接种的灰霉病菌生长,且可使接种菌落的菌丝、生长点及孢子的显微形态发生不利于生长繁殖的改变。无论巨峰还是玫瑰香品种,经采前浸果处理的葡萄在贮藏80 d后,霉烂率、脱粒率、失重率均低于采后浸果处理,果肉硬度均高于采后浸果处理。采用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进行采前浸果处理,可明显抑制贮藏期间葡萄果实表面灰霉菌种群数量的增加,降低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贮藏期间霉烂率、脱粒率及果梗褐变指数。至贮藏结束时,经纳他霉素采前处理的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表面灰霉菌数量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且分别较对照减小73.66%和78.71%;经纳他霉素采前处理的巨峰和玫瑰香葡萄霉烂率分别较对照减小40.77%和50.36%,脱粒率分别较对照减小43.93%和43.20%,果梗褐变指数分别较对照减小50.86%和48%。此外,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对整个贮藏期内葡萄果穗乙烯生成速率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果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通过直接或间接诱导葡萄果实中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提高,从而增强对采后灰霉病的抗性。综上所述,适宜纳他霉素采前处理有利于控制鲜食葡萄贮藏期间灰霉病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在鲜食葡萄贮藏保鲜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分类号: S436.631.1

  • 相关文献

[1]采前纳他霉素处理对玫瑰香葡萄货架期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隋莎莎,张平,李志文,农绍庄. 2012

[2]二氧化氯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集贤,张平,商佳胤,李志文,朱志强,刘璐. 2017

[3]生物保鲜纸对无核寒香蜜葡萄不同冷藏期的货架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振通,张鹏,李江阔,颜廷才,李春媛. 2017

[4]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病菌的毒力及其防腐保鲜效果. 郭萌萌,李志文,张平,农绍庄,刘莉,刘翔. 2013

[5]利用臭氧水溶液防治葡萄果实灰霉病试验. 王恒振,李蕊蕊,王霄倩,管雪强,于跃,高博. 2016

[6]132份葡萄种质资源叶片对灰霉病的抗性鉴定. 刘勇,何华平,王富荣,王会良,艾小艳,朱炜,张杨,甘志猛,龚林忠,张必红. 2024

[7]湖北省葡萄主产区灰葡萄孢菌多样性分析. 王泽琼,刘勇,王榕馨,姜婷,龚林忠,孙中海,吕亮. 2022

[8]水果无公害贮藏保鲜技术. 鲁宁琳,刘哲聪. 2016

[9]生长期喷钙提高锦橙果实品质及延长贮藏期. 温明霞,石孝均. 2013

[10]浆果类果品的贮藏技术与方法. 刘欣. 2015

[11]果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王前菊,王宇,方晓彤,张绿萍,周俊良. 2024

[12]外源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 莫亿伟,郑吉祥,李伟才,牛铁荃,谢江辉. 2010

[13]水果速冻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胡中海,孙谦,龙勇,韩智,朱攀攀,白小鸣,吴厚玖. 2015

[14]臭氧在水果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高聪聪,张阳,关军锋,陈存坤. 2024

[15]贮藏鲜枣衰老机理. 孙洪强,蒋春光,庞占荣,万会民,刘月英. 2008

[16]甘薯在贮藏期间营养与生理变化研究. 艾玉春,王炜,李鹏霞,胡花丽,王毓宁. 2013

[17]常温下低氧贮藏对核桃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李鹏霞,王炜,梁丽松,王贵禧. 2009

[18]贮藏温度对不同状态松籽种仁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王炜,李鹏霞,王贵禧,梁丽松,胡花丽. 2009

[19]冷藏及货架期晚香蕉李品质和生理变化研究. 郭丹,韩英群,郝义. 2013

[20]1-甲基环丙烯对岳冠苹果采后生理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佰清,姜海峰,魏宝东,周爽,郝义,郭丹,韩英群.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