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杂交稻粒形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强

作者: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稻;粒形性状;产量性状;遗传效应;遗传相关;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09 年 38 卷 04 期

页码: 337-3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早籼杂交稻粒形与产量性状进行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谷粒长、谷粒宽、谷粒长宽比、谷粒长厚比、穗实粒数、穗空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谷粒宽厚比、穗数、单株产量主要受显性基因控制,穗总粒数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2)穗空粒数与谷粒长、谷粒长厚比,穗总粒数与谷粒厚,结实率与谷粒长、谷粒宽厚比、谷粒长厚比,千粒重与谷粒厚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正值或负值已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3)各个性状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有的显著有的不显著,其中水稻F1单株产量的群体平均优势为24.5%,达极显著水平,群体超亲优势不显著.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2009

[2]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2020

[3]陆地棉主要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刘艳改,马雄风,周晓箭,张文英,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裴小雨,周克海,杨代刚. 2014

[4]陆地棉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初报. 杨代刚,马雄风,周晓箭,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裴小雨,周克海. 2013

[5]持续高温干旱年份陆地棉农艺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简报. 马雄风,周晓箭,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周克海,刘艳改,杨代刚. 2014

[6]持续高温干旱年份陆地棉农艺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裴小雨,周晓箭,马雄风,田桂平,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周克海,刘艳改,杨代刚. 2015

[7]应用恢复系重组自交系群体分析杂交晚籼的杂种优势. 朱玉君,屠国庆,应杰政,樊叶杨,庄杰云. 2010

[8]籼型黑米稻粒形性状与其中某些矿质元素含量的遗传相关性. 张名位,郭宝江,彭仲明. 2003

[9]大豆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梁慧珍,李卫东,王辉,方宣钧. 2005

[10]水稻粒形遗传及QTLs定位研究进展. 黎毛毛,徐磊,刘昌文,曹桂兰,贺浩华,韩龙植. 2008

[11]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杨六六,刘惠民,曹美莲,李朋波,王娇娟,陈耕. 2009

[12]啤酒大麦籽粒品质性状胚、胚乳、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包海柱,张凤英,徐寿军,刘志萍,吕二锁. 2018

[13]花椰菜花球和植株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杨加付,饶立兵,顾宏辉,叶子弘. 2010

[14]普通玉米子粒性状四类效应的遗传分析. 李玉玲,薛喜梅,连东军. 2000

[15]粳稻品质性状间及其与经济性状间的遗传相关. 吕文彦,张鉴,邵国军,周鸿飞,曹萍. 2005

[16]棉花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和稳定性分析. 产焰坤,郑厚今. 1992

[17]海岛棉早熟性与产量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孔杰,宁新民,孔庆平,赵其波,曲延英. 2007

[18]陆地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郑巨云,王俊铎,艾先涛,多力坤,梁亚军,莫明,吐逊江,李雪源,龚照龙. 2013

[19]优质油菜新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及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 赵坚义,张冬青,陈曼玲,王炳炎. 1993

[20]冬播春性小麦产量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史华伟,孙黛珍,王曙光,史雨刚,杨进文,闫雪,王绘艳,景蕊莲,范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