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鲁西黄牛α干扰素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永红

作者: 张永红;王长法;杨少华;高运东;王洪梅;李景鹏;仲跻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牛;α干扰素基因;表达;抗病毒活性

期刊名称: 生物工程学报

ISSN: 1000-3061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175-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PCR从鲁西黄牛(Yellowcattle)基因组DNA中克隆了α干扰素(BoIFN-α)基因,并插入到pET32a+中,构建成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BoIFN-α,进行测序和诱导表达。测序结果表明,鲁西黄牛IFN-α基因全长498个核苷酸,含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66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牛α干扰素C亚型氨基酸组成同源性为97.6%。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表达出40kD的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6.7%。表达产物经镍离子螯合次氨基三乙酸(Ni-NTA)亲和层析纯化,纯化产物进行复性后在MDBK/VSV上的活性为5×105u/mg。重组牛IFN-α(rBoIFN-α)对牛轮状病毒(BR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BRV病毒活性为1.5×105u/mg。结果显示从鲁西黄牛中克隆了IFN-α基因的一种新亚型,即BoIFN-αC2,并实现了高效表达,获得了具有较高抗病毒活性的重组干扰素产物,为重组牛干扰素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R91

  • 相关文献

[1]鲁西黄牛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张永红,王长法,杨少华,高运东,李爱芹,王洪梅,李景鹏,仲跻峰. 2007

[2]猪α干扰素的表达及在PAM细胞系中抗PRRSV活性检测. 万博,鲍登克,乔松林,徐德,杨苏珍,王彦斌,张改平. 2010

[3]猪IFN-δ5的表达纯化及其抗PEDV感染的作用分析. 宋诗莹,郭玮璐,夏学峰,张雪,毕振威,张雪寒,范宝超,董海龙,李彬. 2022

[4]口蹄疫病毒诱导的牛α-干扰素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冬,刘在新,王超英,谢庆阁. 2003

[5]鲁西黄牛α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永红,王长法,杨少华,高运东,王洪梅,李景鹏,仲跻峰. 2007

[6]乌鬃鹅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红梅,万春和,程龙飞,傅光华,施少华,傅秋玲,黄瑜. 2013

[7]奶牛鲜胚移植试验研究. 张向鹏,何光中,何金平,王正良,徐富国,汪海奎. 2005

[8]受体牛不同处理方法冷冻胚胎移植效果研究. 何光中,龚铭,张向鹏,罗启华. 2007

[9]牛的诱导发情与自然爱情人工授精配种效果比较. 杨兴刚,何光中. 1999

[10]受体牛不同处理方法同期发情与冷冻胚胎移植效果研究. 何光中,龚铭,张向鹏,杨红文,罗启华. 2008

[11]实验感染血吸虫牛、兔抗体的消长规律. 卢福庄,付嫒,赵俊龙,顾小根,俞国乔,张雪娟. 2009

[12]补饲对喀斯特地区黄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何光中. 2008

[13]FASN基因与牦牛肌内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秦文,吴晓云,李天科,阎萍. 2014

[14]高原牧区犏牛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研究. 沙米,田可川,张艳花. 2003

[15]广西本地水牛与黄牛肉品质的比较. 杨承剑,黄加祥,方文远,李玲,梁辛,莫乃国. 2017

[16]应用CIDR法诱导黄牛同期发情试验. 肖杰,田金如,梁家奎,牛晖. 2003

[17]类乌齐牦牛EGLN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差异表达. 管春燕,王吉坤,柴志欣,王会,信金伟,姬秋梅,钟金城. 2019

[18]牦牛HYOU1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季文博,王会,柴志欣,王吉坤,信金伟,钟金城. 2019

[19]牛抗病基因BoL A-DRB3的新等位基因的发现. 王兴平,许尚忠,昝林森,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2006

[20]西北和西南五省(区)部分地区黄牛 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血清学监测. 高双娣,邱昌庆,周继章,张永光,程淑敏,王永录,杨学礼,贾文孝,武占银,张小英.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