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早熟多抗小麦新品种淮麦2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苏阳
作者: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李丽丽;夏中华;顾正中;刘友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品种;选育;栽培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21 期
页码: 130+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讨淮麦27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介绍了淮麦27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结果]淮麦27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表现出高产、早熟、多抗等优点,于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7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镇麦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陈爱大,朱传统,岳绪国,景德道. 2006
[2]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镇麦5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陈爱大,朱传统,岳绪国,景德道. 2005
[3]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淮麦2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衡墩营,夏中华,顾正中,刘友华,纪凤高. 2007
[4]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李丽丽,夏中华,顾正中,刘友华. 2013
[5]优质高产小麦宁麦11的选育与利用.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钱存鸣,郭世平. 2005
[6]高产大穗型小麦新品种迁麦1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李智盛,许博,黄玉鸾,陈涓,张斯梅. 2009
[7]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淮麦24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李海军,王永军,夏中华,顾正中,纪凤高,刘友华. 2007
[8]优质晚稻品种湘晚籼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1999
[9]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徐建华,张秀梅,卢玉兵. 2007
[10]大粒豌豆新品种草原2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贺晨邦,王敏,马进福. 2013
[11]优质麦茬稻新品种“津稻9901”的选育与高产栽培. 邵凤武,赵居生,李子庆,赵建中,田志,薛邦伦. 2006
[12]黄瓜新品种津优30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利东,李愚鹤,黄洪宇,李加旺. 2013
[13]甘薯新品种吉徐薯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凯,张海,刘峰,王凤. 2020
[14]袖珍西瓜佳晨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于利,汤日圣,张大栋,童红玉,马爱民,吴强,赵家平. 2005
[15]中熟桃新品种“艳保”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召元,张立莎,常瑞丰,陈湖,韩继成,刘国俭. 2012
[16]玉米新品种"田润18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侯青光,李宏滇,卢亚妮,黄柄壬,韦贵剑,韩建娟,潘友生,蔡理文,韦亮羽,吴昆维. 2024
[17]趋高产春大豆新品种石大豆一号的选育与栽培. 战勇,罗赓彤. 2000
[18]厚皮甜瓜新品种‘金辉一号’. 陈幼源,陈绯翔. 2006
[19]甘蓝型油蔬兼用双低油菜宁油16号的选育.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5
[20]晚熟桃新品种“秋燕”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常瑞丰,李永红,崔丽贤,王召元,张立莎,刘国俭.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生理成熟后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雯雯;刘彦佐;吴杨;姚凡云;曹玉军;梁杰;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王立春;张晓龙;王永军;吕艳杰
关键词:玉米;播期;熟期;生理成熟;茎秆力学特性;产量
-
棉花脱叶剂敏感性鉴定与相关农艺性状评价
作者:梁发瑞;杜霄;龙遗磊;吾买尔江·库尔班;谭彦平;陶志鑫;李丽丽;叶萍毅;艾先涛;高山
关键词:棉花;脱叶剂敏感性;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小麦抗穗发芽种质鉴评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潘丽媛;王永军;李海军;侯富;李菁;李丽丽;孙苏阳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种质资源;轮回选择
-
棉花果枝夹角研究现状
作者:叶萍毅;龙遗磊;谭彦平;安梦洁;李丽丽;杜霄;陶志鑫;梁发瑞;牙生·玉努斯;艾先涛
关键词:棉花;果枝夹角;基因;株型
-
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制剂的研究
作者:程海鹏;耿久荣;吴雪琴;王荻;李海军;茹梦珂
关键词: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正交试验;稳定性
-
深松对三江平原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郑培峰;张晓龙;司雨;吕艳杰;王立春;王永军
关键词:深松;三江平原;春玉米;土壤水分;产量
-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对施氮量的响应
作者:曹玉军;刘志铭;兰天娇;刘小丹;魏雯雯;姚凡云;吕艳杰;王立春;王永军
关键词:品种改良;施氮量;光合特性;比叶重;叶片含氮量;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