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新品种茎尖培养及病毒检测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泳清

作者: 许泳清;李华伟;邱永祥;林赵淼;张鸿;李国良;邱思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茎尖脱毒;RTPCR;病毒检测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0253-2301

年卷期: 2020 年 012 期

页码: 52-56

摘要: 为了优化甘薯茎尖培养方法,获得甘薯新品种脱毒试管苗.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NAA、GA3和6 BA三种因素对甘薯茎尖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筛选培养基最佳配方;在正交试验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不同甘薯品种在最佳培养基组合的茎尖分化和植株再生情况;并用RT PCR方法对成苗的甘薯品种再生株系进行病毒病(SPFM V、SPCSV、SPVG、SPVC和SPLV)检测.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福薯604茎尖分化成苗影响的主次关系为6 BA>NAA>GA3,福薯604茎尖组培成苗的最佳组合为MS培养基+6 BA 1.2 mg·L-1+NAA 0.10 mg·L-1+GA30.1 mg·L-1,其茎尖组培苗萌芽率为93.3%、成苗率达50.0%.不同甘薯品种在最佳培养基组合条件下的茎尖分化情况表现不同,其中,福菜薯23和福薯116甘薯品种的茎尖分化和植株再生情况最好.不同甘薯品种试管苗经R T PC R检测,最终获得福薯8号、福薯34、福菜薯22、福薯916、福薯90、福菜薯23、福薯116、福薯317、福薯604、福薯16号、福薯33和福薯113等12份甘薯脱毒试管苗,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不同马铃薯品种茎尖脱毒与成苗试验. 张微,刘卫平,李志新,赵雪,付春江. 2020

[2]生姜脱毒快繁与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肖雅,雷艳,杨建国,卜晓云,肖骋,左小义. 2017

[3]马铃薯脱毒及微型薯繁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安颖蔚,孟令文,张辉. 2006

[4]彩色马铃薯茎尖培养及病毒检测技术. 许泳清,李华伟,纪荣昌,罗文彬,李国良,刘中华,张鸿,林赵淼,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2017

[5]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 丁海兵,宋吉轩,颜谦,黄萍,雷尊国. 2011

[6]脱除SPVD甘薯组培苗快繁及移栽研究. 袁蕊,唐伟,孙书军,赵路宽,胡杨,马居奎,王洁,曹清河,周志林. 2021

[7]甘薯病毒病脱毒及检测. 宋吉轩,陈超,李云,彭慧元. 2009

[8]甘薯茎尖培养与脱毒技术研究. 蒋菁,唐洲萍,唐家文,刘颂东,刘义明. 2009

[9]中国甘薯病毒种类的血清学和分子检测. 乔奇,张振臣,张德胜,秦艳红,田雨婷,王永江. 2012

[10]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G病毒. 何虎翼,谭冠宁,刘义明,何新民,唐洲萍,李丽淑,王晖. 2014

[11]甘薯无病毒苗培育技术研究. 尚佑芬,杨崇良,赵玖华,李长松. 1998

[12]水稻凋亡基因rPDCD5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米丽萍,卫春,黄俊生,杜喜玲,钱晓茵,李克贵,申国安,杨金水. 2004

[13]太子参芜菁花叶病毒时空动态定性初步检测. 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朱景花,刘保财,张武君. 2019

[14]RT-PCR检测犬粪便中的冠状病毒. 王权,张建武,李建,潘饶霖,刘佩红,陈燕军,顾惠明,胡永强,周锦萍. 2005

[15]家蚕微孢子虫反转录酶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高永珍,黄可威,常智杰. 2002

[1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S1基因克隆和基因型鉴定. 祁贤,叶向阳,张婉华,朱永军,步志高,刘思国. 2000

[17]微小牛蜱铁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白霞,周金林,程天印,周勇志,刘毅. 2005

[18]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RT-PCR检测. 吕永平,雷娟利,金登迪,陈声祥. 2002

[19]应用RT-PCR、斑点杂交法和SDS-PAGE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王朝辉,周益军,范永坚,薛宝娣,吴淑华,程兆榜,张文荟. 2001

[20]应用RT-PCR检测番茄上的CMV和ToMV. 何自福,虞皓,余雪松,罗方芳.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