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粒径对番茄和辣椒秸秆堆肥木质纤维素降解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冬艳

作者: 杨冬艳;王丹;桑婷;冯海萍;赵云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粉碎粒径;番茄和辣椒秸秆;堆肥;木质纤维素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10-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茄果类蔬菜秸秆在菜田就近进行好氧堆肥粉碎条件,研究了2种粉碎粒径(碾压粉碎2~5 cm、切割粉碎1~2 cm)对3种蔬菜秸秆(番茄、辣椒及二者混合秸秆)堆肥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辣椒和混合秸秆在堆肥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组分降解率由高到底依次为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大粒径处理能够降低堆肥初始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同时加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堆肥后期的降解;小粒径处理则能够提高堆肥积温,促进木质素的降解。冗余分析表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是促进全碳降解的关键因素。大粒径处理的3种秸秆初始全氮、全磷、全钾和腐植酸含量显著高于小粒径处理,且在堆肥结束时大粒径处理的氮、磷、钾总养分含量(8.03%)和腐植酸含量(12.15%)仍显著高于小粒径处理(6.88%、9.44%)。在生产中,蔬菜产地可选择秸秆还田机碾压粉碎至2~5 cm粒径或容重0.3 g/cm3下的粉碎粒径对茄果类蔬菜秸秆进行堆肥,有助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堆肥质量的提高。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番茄和辣椒秸秆还田对自身蔬菜幼苗生长及根系酶活性的影响. 杨冬艳,桑婷,冯海萍,赵云霞. 2020

[2]土壤粉碎粒径对土霉素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 齐瑞环,李兆君,龙健,范菲菲,梁永超. 2011

[3]青海柴达木红枸杞粉体研究. 雷菁清,刘文卓,肖明,孙小凤,崔明明. 2021

[4]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机理及其降解菌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王士强,顾春梅,赵海红. 2010

[5]不同蜜环菌菌株对木质纤维素利用率研究. 杨静,桂阳,黄万兵,杨梅,朱国胜,刘朝贵. 2015

[6]利用木糖-葡萄糖为原料产乙醇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发酵试验. 潘丽霞,关妮,米慧芝,左文朴,黄日波. 2009

[7]微生物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作用研究与分析. 李莉. 2014

[8]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种间F1主要性状表达. 苏小俊,单奇伟,安林海,徐海,袁希汉,陈劲枫. 2009

[9]离子液体预处理纤维素及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张长波,刘仲齐,杨双,居学海,王蕾,赵长海. 2013

[10]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生产乙醇重组菌株研究进展. 何明雄,祝其丽,潘科,胡启春. 2009

[11]极端嗜热厌氧菌Caldicellulosiruptor木质纤维素降解研究. 孟冬冬,张坤迪,英瑜,陈晓华,李福利. 2014

[12]木质素与生物燃料生产:降低含量或解除束缚?. 王晓娟,杨阳,张晓强,姜少俊,宋瑜,周海辰,金樑. 2015

[13]化学处理方法对木质纤维素降解效率的影响评述. 李建华,张越,刘仲齐. 2011

[14]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张越,聂莉莉,宋建,杨迎霞,刘仲齐. 2011

[15]灵芝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转化及子实体的CO2排放. 刘凌云,黄在兴,邢世和,翁伯琦,罗旭辉,刘朋虎. 2019

[16]家蝇幼虫对两种秸秆的消化及利用研究. 黄兰英,胡红元,池骋,宋儒胜,陈霞,张昌容,尚小丽,吴建伟. 2021

[17]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类、次级代谢产物及应用. 陈龙,吴兴利,闫晓刚,魏炳栋,张芳毓. 2020

[18]芽孢杆菌菌株TYF-B5-5的产乙醇特性及其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郭宴君,樊璐璐,何永吉,郭春绒,范晓军. 2020

[19]五株工厂化栽培的黑木耳生理特性比较. 陈辉,郝海波,赵静,顾忆龙,汪虹,王倩,陈明杰,张津京. 2020

[20]食用菌栽培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组分测定方法的建立. 王倩,宋晓霞,周帅,钱武兵,黄慢慢,肖婷婷,陈明杰,黄建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