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膜’覆盖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温及春季葡萄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辉

作者: 王辉;赵烁;杨兴旺;金梦玲;杜远鹏;管雪强;翟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盐碱地;葡萄;地温;滞后;‘裙膜’;覆盖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16 期

页码: 2871-28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盐碱地葡萄发芽滞后的土壤原因及调控技术,提高葡萄在盐碱地土壤上春季生长发育的质量。【方法】以广北二分场盐碱地栽培的三年生欧美杂交种鲜食‘夏黑’葡萄为试材,行距3.0 m,株距1.5 m,篱架,单干单臂树形,干高80 cm。于2018年3月葡萄出土上架,灌溉催芽水后搭建‘裙膜’,即在干高50 cm处沿立柱上拉一道丝,以其为顶点将宽幅为80 cm的白色塑料薄膜从两侧交叠用绑丝固定,两侧以约45o夹角分别向行间地面拉开,并用土压边,形成密封的小三角即‘裙膜’,每个处理铺设两行。以平栽不覆盖‘裙膜’为对照,研究‘裙膜’对地温及葡萄生长的影响。【结果】‘裙膜’有效提高地温的同时改善了地上部的生长,促进了盐碱地葡萄的生长发育进程。其中,根际10 cm土层平均地温约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5℃,升温早且持续时间长,缩小了地温与气温的差距;葡萄发芽物候期比对照提前10—15 d,外在表现为葡萄发芽早且发芽整齐;显著提高了葡萄的新梢生长质量,新梢生长量(长度)、第三节位节间长度及粗度分别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34.9%、23.8%、20%,叶面积、叶片重则分别显著提高39.9%、56.6%,叶片厚度有所增加但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裙膜’覆盖显著提高了葡萄的叶片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7.6%、30%、6.8%,光化学淬灭系数(qP)比对照显著提高21.9%,表明在提高地温环境中,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大,用于光化学途径的能量增加,光合作用得到提高。为探讨盐碱地土壤升温滞后的原因,在泰安同一气候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发现,盐碱土的土温对气温的响应明显滞后于棕壤土,延迟3 h左右。两种土壤的含盐量及由其导致的土壤电导率、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差异最大。田间测定结果表明,盐碱土比棕壤土的通气性差,滨海盐土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高达1.45 g?cm~(-3),属于很紧实状态,比棕壤土的容重高11.7%,土壤孔隙度降低13.5%,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及土壤氧气扩散速率(ODR)也分别显著比棕壤土低49.9%和13.8%。【结论】‘裙膜’覆盖显著提高盐碱地地温,缩小了气温和地温的差异,有效改善了葡萄发芽进程,提早了葡萄发芽物候期,改善了新梢生长质量,促进了春季葡萄生长发育。

分类号: S663.1`S156.4

  • 相关文献

[1]旱地苹果园不同秸秆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对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兴禄,尹晓宁,董铁,牛军强,孙文泰,马明. 2018

[2]地面覆盖方式对新垦盐碱地的抑盐和增产效果研究. 王成宝,杨思存,霍琳,姜万礼. 2014

[3]美人指葡萄缩果病的试验研究. 阎永齐,刘吉祥,芮东明,毛妮妮,蒋水平,鲁群. 2012

[4]盐碱地葡萄限根栽培技术规程. 韩真,杜鸿儒,张庆田,李秀杰,刘利,李勃. 2018

[5]温度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詹永发,田应书,杨红,何建文,涂祥敏,刘崇政. 2012

[6]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温光及蓄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孟力力,杨其长,宋明军. 2008

[7]储水灌溉及覆膜对土壤水分及小麦出苗的影响. 张立勤,马忠明,杨君林,连彩云,王智琦. 2012

[8]温室葡萄台田栽培模式的研究. 赵文东,王兴国,孙凌俊,张治东,高圣华. 2008

[9]1S3型深松整地机应用效果试验. 刘刚. 2011

[10]不同功能地膜覆盖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胡新元,谢奎忠,陆立银,罗爱花. 2019

[11]免耕生草对云南高原魔芋地温时空变化的影响. 董广平,卢俊,彭磊. 2011

[12]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棉田小气候特点. 娄善伟,饶翠婷,赵强,王宏伟,郭仁松,高云光,张巨松. 2010

[13]苗期地温对棉花前期生育进程的影响研究. 娄善伟,托合提·艾买提,司地克江·艾外力,马腾飞,边洋,帕尔哈提·买买提,张鹏忠. 2018

[14]温室不同覆盖物的保温效果. 闻凤英,吕敬刚. 1996

[15]不同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及甘蔗出苗的影响. 樊仙,张跃彬,郭家文,刘少春,刀静梅,李如丹,高欣欣,邓军. 2015

[16]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效果. 王帅,程晋,王福义,任桂君,刘琳. 2013

[17]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及大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陆信娟,刘灿玉,樊继德,赵永强,张碧薇,杨峰. 2019

[18]黄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CO_2排放研究. 孔郑,龙瑞军,孙步功,尚占环,冯瑞章,李秋娜. 2008

[19]不同覆膜方式对地温及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规律的影响. 岳维云,宋建荣,赵尚文,张耀辉,周喜旺,南海,王娜. 2014

[20]不同水源膜下滴灌对玉米性状及地温的影响. 范雅君,吕志远,田德龙,郭克贞,鹿海员,郑和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