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养殖鲟鱼卵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晓勇

作者: 刘晓勇;索力;张颖;齐茜;张永旺;孙大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鲟鱼;卵;氨基酸;脂肪酸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84-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baerii)和小体鲟(A.ruthenus)卵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AA)和脂肪酸(FA)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鲟鱼中,西伯利亚鲟卵内粗蛋白(22.6%)和粗脂肪(17.9%)含量最高,且与施氏鲟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都显著高于小体鲟(P<0.05);三种鲟鱼卵内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占总氨基酸(TAA)均高于49%,且施氏鲟卵内TEAA占TAA的50.06%,显著高于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P<0.05)。三种鲟鱼卵内含量最多的必需氨基酸(EAA)均为亮氨酸,种类间的色氨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EA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非必需氨基酸(NAA)含量种类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谷氨酸含量最高。三种鲟鱼卵内,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SFA)均为C16∶0,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均以C18∶1n-9含量最高,且施氏鲟卵内含量显著高于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均以C22∶6n-3含量最高,其中西伯利亚鲟卵内含量显著高于施氏鲟和小体鲟(P<0.05);西伯利亚鲟卵内n-3/n-6值最高,小体鲟卵内最低,且三种鲟鱼间n-3/n-6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西伯利亚鲟鱼卵内,DHA、EPA、PUFA、n-3 PUFA总含量及n-3/n-6值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鲟鱼卵(P<0.05)。因此,在配置鲟亲鱼配合饲料时,要重视各种脂肪酸之间的添加比例。

分类号: S917.4`S965.215

  • 相关文献

[1]硬头鳟受精卵、发眼卵、卵黄囊仔鱼和开口仔鱼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变化. 徐绍刚,田照辉,王跃智,马国庆,杨贵强,杨晓飞. 2011

[2]刺参不同部位中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英文). 孙伟红,冷凯良,林洪,邢丽红,宁劲松,王志杰,翟毓秀,王泽文,苗均魁,李晓川,韩现琴,刘淇. 2010

[3]不同颜色亚东鲑卵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刘家豪,刘长琳,多吉欧珠,热旦,拉巴罗布,刘宝良,李杰,马强,卫育良,梁萌青,徐后国. 2023

[4]大小两种规格鲟鱼肉质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董颖,胡红霞,马国庆,朱华. 2018

[5]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宋超,庄平,章龙珍,刘健,罗刚. 2007

[6]野生中华鲟成鱼与幼鱼肌肉成分比较. 庄平,宋超,章龙珍,张涛,刘鉴毅,刘健. 2010

[7]池塘养殖斑节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变化. 黄建华,周发林,林黑着,叶乐,江世贵. 2007

[8]沱江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亲鱼脂肪酸组成分析. 覃川杰,侯平,龚全,王永明,岳兴建,谢碧文,齐泽明. 2013

[9]家庭烹调对鲟鱼中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影响. 兰晓芳,阮光锋,范志红,李楠楠,王顺. 2016

[10]中国鲟鱼饲料营养成分分析. 陈细华,吴金平,唐丹,褚志鹏,李艳,刘伟,李罗新. 2018

[11]鲟鱼肉冷藏期间腥味及品质变化. 郝淑贤,刘奇,李来好,林婉玲,魏涯,赵永强,岑剑伟,袁小敏. 2016

[12]中国鲟鱼饲料营养成分分析. 陈细华,吴金平,唐丹,褚志鹏,李艳,刘伟,李罗新. 2018

[13]成熟中国鲎卵的营养成分分析. 代建国,漆林花,魏京广,金刚,张燕. 2007

[14]三种鲟鱼及其杂交种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王念民,杨贵强,彭涛,孙大江,王常安. 2010

[15]史氏鲟鱼鱼籽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饶秋华,罗土炎,苏德森,钱爱萍,黄薇. 2011

[16]鲟鱼软骨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郝淑贤,石红,杨贤庆,李来好,岑剑伟,刁石强,吴燕燕. 2006

[17]鲟鱼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应用技术. 郝淑贤,石红,李来好,杨贤庆,岑剑伟. 2008

[18]灵芝孢子粉氨基酸、脂肪酸及元素组成的研究. 陈体强,李开本,徐洁,朱培根,郑宇. 1997

[19]周期性饥饿对鮸幼鱼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罗海忠,彭士明,施兆鸿,于宏,柳敏海,彭芝兰. 2009

[20]人工养殖与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测定及比较. 李正友,王艳艳,詹会祥,刘桂兰,杨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