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玉米高效利用模式及效益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永宏

作者: 王永宏;赵健;沈强云;许志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油玉米;高效利用模式;效益比较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06 年 15 卷 01 期

页码: 47-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高油玉米单种及与普通玉米混种等多途径高效利用模式。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全株生物产量高,子粒及全株营养价值较高,青贮饲喂家畜效果显著;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混种,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能有效提高普通玉米子粒品质,花粉直感后高油玉米于蜡熟期全株收获用于青贮,效益比普通玉米单种提高36.31%;高油玉米籽粒成熟时其秆叶仍碧绿多汁,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秆叶鲜产量,子粒收获后鲜秆叶仍可做青贮利用,混种通用型利用比普通玉米单种子粒产量提高7.14%,秆叶鲜产量提高29.41%。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辽西地区几种春小麦复种模式效益比较研究. 张鹏,安颖蔚,史书强. 2016

[2]双水压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沼气池工程技术与应用效益. 陈彪,黄婧,林敬培,孙琴. 2013

[3]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陈珊宇,闫川,纪国成,秦叶波,黄益峰,徐彬彬,洪晓富,郑学强. 2012

[4]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王振宇,马奇祥,栾德印,刘连良,姚化生. 2010

[5]Nature系列期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中的利用效益分析. 卢垚,马鑫,王鸑飞,颜蕴,郭洋,董越. 2019

[6]农作物秸秆沼气发酵与直接利用效益比较. 庞凤梅,李玉浸,杨殿林,刘红梅. 2008

[7]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9

[8]密度对高油玉米HE-2灌浆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达龙珠. 2011

[9]高油玉米在猪和家禽中氨基酸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宋国隆,李德发,朴香淑,季方,邢建军,杨文军. 2004

[10]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 王鹏文,王国琴. 2000

[11]密度对高油玉米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 柳延涛,李鲁华,陈树宾,王友德,郭斌,王婷,段震宇,刘涛,张世华. 2006

[12]丙酸和丙酸菌添加对高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以及瘤胃发酵参数影响的研究. 董晓玲,孟庆翔. 2007

[13]玉米子粒含油量的遗传分析. 王玉杰,林秀云. 1997

[14]C型不育玉米品种授高油花粉后的子粒品质变化. 范弘伟,宋同明,张林. 2004

[15]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发展潜力的分析. 陈树宾,高振江,李鲁华. 2006

[16]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李洪,李育才,邢宝龙. 2007

[17]不同氮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号籽粒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黄绍文,孙桂芳,金继运,何萍,王秀芳,张国刚,谢佳贵,张宽. 2004

[18]发展高油玉米是促进吉林省玉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刘向辉,才卓,李淑华,荆绍凌,刘平会. 2001

[19]高油玉米带棒青贮饲喂奶牛对奶产量的影响. 许志斌,王永宏,沈强云,陶卫星,马玉平. 2007

[20]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筛选.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爱平,王召菊.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