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枣园行间种植2种冷季型牧草的效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德

作者: 张德;龙会英;曾丽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热河谷;青枣;种植;牧草;效益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23-26

摘要: 为比较青枣单种和青枣行间种植2种牧草的效益,在种植当年的青枣园行间,种植黑麦草和紫花苜蓿,设置青枣单种、青枣+黑麦草、青枣+紫花苜蓿、青枣+黑麦草/紫花苜蓿4个种植模式,观测研究4个种植模式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青枣+紫花苜蓿和青枣+紫花苜蓿/黑麦草种植模式下,牧草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青枣+黑麦草种植模式(p<0.05);青枣+紫花苜蓿、青枣+紫花苜蓿/黑麦草种植模式牧草产量分别比青枣+黑麦草种植模式高8 373.60、9 280.55 kg/hm2,分别增加效益20 934.00、23 201.50元/hm2,其中效益增幅为93.73%和103.88%。青枣+黑麦草、青枣+紫花苜蓿、青枣+紫花苜蓿/黑麦草的效益分别比青枣单种高22 335.25、43 269.25和45 536.75元/hm2,且每公顷可节约80~94个人工,节约除杂费8 000~9 400元。本研究为区域果园间种牧草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65.1%S541.9%S543.6

  • 相关文献

[1]7种热带牧草生物量的测定及持水能力的研究. 龙会英,张德. 2012

[2]湿热带人工划地建植技术. 何华玄,刘国道. 2000

[3]种植嫩"蘑菇"效益大增. 曹德宾. 2017

[4]小型轮式拖拉机配套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作业效益分析. 周秋霞,董学虎,卢敬铭,邓怡国,李明,张家明,李日华. 2013

[5]菠萝叶纤维素膜对青枣和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研究. 那广宁,纪海鹏,李航,吴涵溪,刘倍汐,陈存坤,张锐. 2019

[6]元谋干热河谷青枣光合及产量对不同比例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的响应. 王春雪,岳学文,史亮涛,李坤,李小英,方海东,潘志贤. 2022

[7]云南元谋青枣产区紫胶虫危害及防治. 杨子祥,苏银玲,白明第,陆晓英,木万福,方海东. 2020

[8]云南干热区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青枣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研究. 陈艺齐,段日汤,张德,米艳华,陆琳,赵俊,木万福,朱红业. 2011

[9]顶坛花椒产业的生态经济模式分析. 张亦诚,陈凯,雷朝云,卢加举,雷石富. 2011

[10]干热河谷不同活跃度冲沟土体抗剪强度分异及理化性质. 张素,熊东红,杨丹,郑学用,张宝军,苏正安,董一帆,闫帮国. 2014

[11]豆科牧草和灌木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龙会英,金杰,张德,史亮涛,张明忠,朱红业. 2010

[12]干热河谷不同酸豆林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 彭辉,周红敏,徐肇友,瞿虹,纪中华. 2014

[13]元谋干热河谷宁檬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潘志贤,李建增,杨贵. 2007

[14]元谋干热河谷区椰枣不同器官及土壤中矿质元素特征分析. 袁建民,何璐,史亮涛,杨晓琼,许智萍,孔维喜. 2020

[15]云南干热河谷区7个小粒咖啡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胡发广,刘红明,毕晓菲,付兴飞,李贵平,李亚男,吕玉兰,黄家雄. 2020

[16]元江干热河谷主要环境因子(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及蕨类植物的分布响应. 杨逢春,毛晓叶,刘景欣,黄华平,李叶,构箭勇,文慧婷. 2020

[17]元谋干热河谷罗望子旱季光合特性研究. 潘志贤,杨艳鲜,方海东,彭辉,岳学文,钱坤建,纪中华. 2011

[18]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研究. 赵培仙,孔维喜,何璐. 2014

[19]车桑子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叶性状对氮磷浓度的响应差异. 王雪梅,闫帮国,史亮涛,刘刚才. 2020

[20]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及展望. 方海东,段昌群,潘志贤,沙毓沧,何璐,纪中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