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田、地2种栽培方式对大麦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志龙

作者: 王志龙;杨金华;于亚雄;乔祥梅;王志伟;程加省;程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云南;大麦;栽培方式;品质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25-29

摘要: 为了研究云南田、地2种栽培方式对大麦主要品质的影响,选取11个大麦品种分别采用田、地2种方式种植,在收获之后,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大麦籽粒水分、蛋白质、淀粉和粗纤维含量。分析表明,所有参试大麦品种籽粒的水分、淀粉含量均是田栽培方式比地栽培方式含量低;蛋白质含量则是田栽培比地栽培高;除云大麦9号田栽培的粗纤维含量比地栽培的高外,其他品种均是田栽培的粗纤维含量比地栽培的低。田、地2种栽培方式对大麦籽粒水分、蛋白质、淀粉、粗纤维含量均达极显著影响(P <0.01);田、地2种栽培方式下,六棱和二棱大麦的水分、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均达极显著差异(P <0.01),其中六棱大麦这2种栽培方式籽粒淀粉含量达显著差异(P <0.05),二棱大麦籽粒淀粉含量达极显著差异(P <0.01);栽培方式和棱型均对大麦品质性状有较大影响。

分类号: S512.3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方式对大麦叶片性状的影响. 杨金华,程加省,于亚雄,许云祥. 2010

[2]春大白菜栽培方式与品种比较试验. 赵大芹,陈明刚,贺超兴,陶莲. 2008

[3]栽培方式对金针菜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国伟,王晓婧,周玲玲,刘瑞显,杨长琴. 2019

[4]盐胁迫对不同大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乔海龙,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 2014

[5]播期对啤酒大麦开花期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徐寿军,刘志萍,张凤英,杨恒山,许如根. 2012

[6]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啤用大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金汕,董庆国,方伏荣,王仙,王钊英,郑伟,胡艳红,赵风兰,张建平. 2016

[7]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大麦新品种“花1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志伟,施晓钟,陈银华,陆瑞菊,黄剑华. 2009

[8]不同刈割期对蒙啤麦5号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巴图,李建波,徐广祥,吕二锁,马宇,郭呈宇,王雪琴,刘志萍. 2021

[9]溶解度作为啤酒大麦品质筛选指标有效性研究. 杨煜峰,佐佐木昭博,加藤常夫. 1995

[10]南方大麦新品种在武昌的产量及品质初探.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 2010

[11]刈割期对多棱饲料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晓东,赵斌,季昌好,朱斌,王瑞. 2017

[12]蛋白质含量与大麦及麦芽品质指标间的相关趋势分析. 柳小宁,潘永东,张华瑜,包奇军. 2015

[13]大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广祥,刘琳,渠佳慧,许景荣,温瑞强,贾英,杜慧婷,武敏. 2024

[14]大麦2H染色体对小麦农艺和品质特性的影响. 张艳,原亚萍,陈孝,李韬,张勇,何中虎. 2007

[15]氮肥水平对冬大麦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徐寿军,刘志萍,张凤英,杨恒山,许如根,庄恒扬. 2012

[16]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晓东,赵斌,王瑞,朱斌,季昌好. 2021

[17]大叶茶毛尖型名优绿茶做形及干燥技术研究. 梁名志,浦绍柳,王琳. 2001

[18]云南省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丁明亮,赵佳佳,周国雁,李宏生,崔永祯,赵红,伍少云,杨木军,郑军,李绍祥. 2018

[19]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硬粒小麦品质的影响. 于亚雄,杨金华,陈坤玲,徐俊萍,刘丽. 2001

[20]“红阳”猕猴桃在云南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李林,李庆红,苏俊,陈霞,范建成,李自生,舒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