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规种与杂交种产量性状的对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现伟

作者: 李经勇;郑家奎;姚雄;甘兴友;唐永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常规稻;杂交稻;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7 期

页码: 5-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产量性状改良一直是水稻育种的第一目标,在杂交稻选配成功后的二十多年里所推出数量众多的杂交稻品种的单产潜力没有明显超过早期培育出来的水稻品种,而常规育种由于新种质资源的不断拓展与应用,其产量不断得到提高,部分常规稻品种的产量水平超出杂交水稻。为明确常规稻与杂交稻品种的产量差异性,重新评价和定位常规稻品种。以相同遗传背景的常规稻与杂交稻组合为比较对象,比较分析了12个组合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研究结果显示,12组常规稻与杂交稻的的对比试验中,杂交种产量明显高于常规种的占总数的41.7%,常规种产量高于杂交种的占16.6%,二者产量差异不明显的占总数的41.7%。部分常规品种在产量上与同类型杂交稻产量相当甚至高于杂交稻,这为常规稻的遗传育种及其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分类号: S511.6

  • 相关文献

[1]广西常规稻与杂交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比较分析. 吴艳艳,范大泳. 2011

[2]不同粳稻品种分蘖成穗特性及产量构成因子比较. 李培德,刘凯,徐华山,杨国才,陈志军,周雷,闸雯俊,李三和,游艾青. 2018

[3]“九五”安徽省水稻中粳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白一松,杨联松. 2002

[4]常规水稻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英文). 李经勇,郑家奎,姚雄,甘兴友,唐永群. 2016

[5]湖南省晚稻品种区试结果分析. 付黎明,李瑞蓉. 2000

[6]1999~2003年湖南省早稻区试结果分析. . 2005

[7]杂交稻与常规稻的技术性状及其经济效益比较-基于南方稻区11个品种的实地调查. 万忠,方伟,周少川,段东霞,杨震宇. 2015

[8]类回交育种的思考及拓展.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2017

[9]华南籼稻高效育种 -从"早晚兼用型"到"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王重荣,王志东,陈宜波,赵雷,龚蓉,潘阳阳. 2022

[10]杂交稻与常规稻的技术性状及其经济效益比较——基于南方稻区11个品种的实地调查. 万忠,方伟,周少川,段东霞,杨震宇. 2015

[11]免耕直播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黄绍民,韦广泼,陈伯伦,蒙炎成,苏天明,李振经. 2008

[12]晚稻肥料试验效果研究. 熊绪让,曹孟飞,谢兵,彭玉林,杨觉. 2012

[13]不同土壤类型施肥水平对优质常规稻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陈学先. 2017

[14]特效植物营养素处理时期对水稻产量、性状及表观遗传效应的影响. 余素芹,谢国文,王正询,江奕君,高云,梁前进. 2011

[1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对微纳米气泡响应的差异. 钱银飞,陈金,邵彩虹,关贤交,邱才飞,陈先茂,梁喜欢,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2021

[16]中国杂交稻在马达加斯加产量成因性状分析. 蔡海亚,刘国湘,游艾青,徐得泽,周雷,符友知,张兴中,焦春海. 2016

[17]杂交稻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黄文武,凌强青. 2012

[18]不同抛栽密度与施氮水平对杂交水稻特优269群体结构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 2015

[19]不同水分管理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尹必文,吴文革,魏安季,唐淑菊,汪继发,王安文. 2011

[20]高产杂交稻生长和产量边际效应分析. 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