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春性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柳海东

作者: 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生态类型;菌核病抗性;叶绿素含量;产量因子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1609-16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4份不同生态类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利用AFLP标记对不同生态型油菜品种之间遗传差异进行分析,使用3种不同方法鉴定菌核病抗性,考察分析苗期叶绿素含量,初花期,产量相关因子每角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54处将24份材料完全分开,不同生态型品种之间遗传差异较大;菌核病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和相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品种之间菌核病抗性存在差异,半冬性品种抗性最强,不易感病,而中间品种(系)(春性*半冬性)次之,春性品种最弱,易感病,中间型品系'934-1''988-2'和'D64-2'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在苗期叶绿素含量上,春性品种高于半冬性品种(P<0.01),中间型品种(系)显著高于半冬性品种(P<0.05);在春性环境下,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初花期显著长于春性品种和中间型品种(系),中间型品种(系)和春性品种的单株产量、春性品种的每角粒数分别多于半冬性品种(P<0.05).研究结果为半冬性资源在春性环境下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12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在青海生态条件下的性状表现. 姚艳梅,杜德志,付忠. 2017

[2]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若干性状的比较研究. 姚艳梅. 2011

[3]甘蓝型油菜表皮蜡粉遗传规律及其抗逆效应研究. 文雁成,何俊平,蔡东芳,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曹金华,胡坤,赵磊,王东国,刘奕孜. 2022

[4]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耐)性的遗传研究Ⅰ.抗性遗传属性与配合力分析. 黄永菊,陈军,李云昌. 2000

[5]甘蓝型油菜亲本和杂交种苗期渍害胁迫与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郭一鸣,王同华,刘新红,惠荣奎,周兴,李莓. 2020

[6]甘蓝型油菜初花期不同渍水时长对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郭一鸣,王同华,刘新红,李宝,周兴,李莓. 2022

[7]甘蓝型油菜初花期不同渍水时长对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英文). 郭一鸣,王同华,刘新红,李宝,周兴,李莓. 2023

[8]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在青海生态条件下的杂种优势表现. 杜德志,聂平,徐亮,罗玉秀,姚艳梅,周红伟,张晓梅. 2010

[9]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的SRAP分析及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姚艳梅,聂平,杜德志. 2012

[10]甘蓝型油菜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及经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英文). 高建芹,浦惠明,张洁夫,龙卫华,陈锋,周晓婴,张维. 2013

[11]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远红,余坤江,何雨琦,王晓东. 2023

[12]甘蓝型油菜对干旱和低磷双重胁迫的生理反应Ⅱ: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 余利平,张春雷,马霓,李俊,李光明. 2013

[13]遮荫对早熟禾产量因子的影响. 李祖祥,方敏彦,高小慧,戴文. 2015

[14]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柞蚕新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 王凤成,仝振祥,冀万杰,张博. 2011

[1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测算. 郭慧,董士伟,吴迪,裴顺祥,辛学兵. 2020

[16]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中芝11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影响. 王晓玲,张秀荣,李春清. 2006

[17]海拔与积温梯度对春青稞生长的影响. 韦泽秀,卓玛,曲航,马瑞萍. 2018

[18]谷特菌对青稞生长及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 韦泽秀,冯海平,焦国成,徐友伟,曾兴权,侯亚红,刘静. 2014

[19]不同生态区温度差异与水稻产量因子的关系. 杨从党,朱德峰,KwakKangsu,孙有泉,YangYunho,袁平荣,周能,周玉萍,贺庆瑞. 2003

[20]N、P、K、Si营养对青稞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卓玛,曲航,马瑞萍,韦泽秀.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