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来源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各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翠利

作者: 王翠利;崔迪;汤翠凤;马小定;韩冰;曹桂兰;韩龙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云南地方稻种;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海拔;相关性;耐冷种质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83-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不同海拔生态区来源的307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苗期、孕穗开花期等4个生育时期耐冷性的鉴定评价。鉴定结果表明,云南地方稻种的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分级与其分布的生态区海拔高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即云南地方稻种的耐冷性与其来源生态区的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分布在高海拔生态区的地方稻种各生育时期的耐冷性明显强于分布在低海拔生态区的地方稻种。各生育时期耐冷性间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各生育时期耐冷性相互可作为耐冷性评价的间接指标。通过4个生育时期耐冷性的鉴定评价,筛选出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均达1级的冷水谷、茨中黄谷、接骨糯、陇川糯等极强耐冷地方稻种20份;筛选出发芽期和孕穗开花期耐冷性均达1级的小黑谷、齐头谷、云南谷等极强耐冷地方稻种9份;筛选出苗期和孕穗开花期耐冷性均达1级的八月糯、烂地谷、傲冷农等极强耐冷地方稻种18份;筛选出发芽期、苗期、孕穗开花期3个时期耐冷性均达1级的极强耐冷资源矮脚细。这些耐冷性极强的优异种质在针对多个生育时期耐冷性的育种改良和新基因发掘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应在今后育种和新基因发掘研究中加以利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分布. 李绅崇,曾亚文,申时全,李本逊,张忠省,戚六花,普晓英. 2004

[2]低纬高原和高纬平原粳稻主要耐冷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徐福荣,汤翠凤,余腾琼,阿新祥,张恩来,杨雅云,张敦宇,董超,彭新禧,戴陆园. 2009

[3]不同海拔条件下两种耐冷型粳稻品种的淀粉RVA谱特性(英文). 朱振华,金基永,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世荣,邹茜,杨世准,戴陆园. 2011

[4]不同海拔条件下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 朱振华,金基永,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世荣,邹茜,杨世准,戴陆园. 2010

[5]生态高度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曹广才,强小林,寇白皋,王建林,张保军,王秀芳. 2003

[6]海拔对甘肃河西走廊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陈学君,曹广才,吴东兵,陈婧,李杰,陈蔚文. 2005

[7]'富士'苹果果实品质与海拔的相关性分析. 段鹏伟,马筱建,石海强,杜纪壮,秦立者,徐国良,杨素苗. 2021

[8]烤烟品种"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周绍松,周敏,陈拾华,张忠武,杨景华,王建新,段宗颜,鲁耀,邹炳礼,董石飞,张静,李伟. 2018

[9]海拔对盐肤木花朵及叶片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袁扬,吴银,赵恬,邓梦青,张定红,王胤晨. 2023

[10]烤烟品种“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周绍松,周敏,陈拾华,张忠武,杨景华,王建新,段宗颜,鲁耀,邹炳礼,董石飞,张静,李伟. 2018

[11]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 李丹,靳鲲鹏,李小霞,韩文清,曹晋军,刘永忠,李万星. 2019

[12]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俊,刘娟,臧秀旺,汤丰收,董文召,张忠信,苗利娟,徐静. 2015

[13]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利用研究Ⅰ.农艺性状的表现及遗传多样性. 申时全,普晓英,杜娟,曾亚文. 2006

[14]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l连锁的MRG4766标记鉴定173份云南地方稻种. 李进斌,李鼎,孙一丁,许明辉. 2012

[15]云南地方稻种籼粳亚种的生态群分类及其地理生态分布. 曾亚文,李自超,杨忠义,申时全,张洪亮,王象坤. 2001

[16]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杜娟,曾亚文,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刘昆,杨晓娟. 2006

[17]云南稻核心种质F_2世代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杨涛,普晓英,杜威,夏小环,普正贵,方晓东. 2008

[18]籼粳RILs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凌青,曾亚文,申时全,普晓英,程德兵,罗龙. 2004

[19]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1连锁的MRG4766标记鉴定173份云南地方稻种. 李进斌,李鼎,孙一丁,许明辉. 2012

[20]云南地方稻种的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研究. 曾亚文,李自超,申时全,王象坤,杨忠义,张洪亮,陈于敏.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