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新品种宁春63号选育及综合表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亭

作者: 刘亭;李红霞;樊明;裘敏;刘旺清;曾宝安;李前荣;张双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宁春63号;组织培养;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宁夏农林科技

ISSN: 1002-204X

年卷期: 2024 年 65 卷 010 期

页码: 20-23

摘要: 宁春63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以春小麦引进品种(系)巴02-509和自育品种宁春35 号杂交,杂交后代采用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的单倍体育种方法,幼胚经过组织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定向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宁春63号在植物学特征特性和部分农艺性状上继承和遗传了亲本宁春35号的遗传性状,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抗病性上均较宁春4号有了较大改良和提高,是单倍体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结合的成功典例.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播期及环境因子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建国,韩勇,解文孝,刘博,姜秀英,高岐,王丽. 2008

[2]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巴麦11号的选育. 张汇娟,张建成,赵春芝,张宏旭,张培智,赵瑞女,洪勇枫. 2013

[3]国审优质稳产春小麦新品种——克春27号. 田超,邵立刚,车京玉,马勇,张起昌,刘宁涛,王志坤,尹雪巍,代丽婷. 2024

[4]节水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 柳娜,杨文雄,王世红,张雪婷,杨长刚,刘宝龙,曹东,袁俊秀,刘效华. 2022

[5]高产优质强筋广适春小麦新品种——核春121. 王立红,王煜,李剑峰,连金龙,王重,张宏芝,高新,时佳,王春生,夏建强,樊哲儒,张跃强. 2024

[6]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虎梦霞,刘效华,柳娜,王世红,杨文雄. 2014

[7]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8]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 罗德强,王飞,杜忠友,周维佳,江学海,张勇,郑玉琼,涂丹. 2007

[9]不同免耕密度对黔油17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揭良波,张太平,魏忠芬,王军,李德文. 2009

[10]播期对弱春性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郭春强,廖平安,罗鹏,葛昌斌,沈向磊,曹燕燕,李亚. 2013

[11]播期因子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 郭春强,罗鹏,曹燕燕,葛昌斌,黄杰,黄全民. 2015

[12]2011—2013年国家早籼迟熟组区试桂林试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 2014

[13]江苏省常规中灿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其选育目标的思考. 朱国永,王爱民. 2002

[14]密度对龙青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树军,孙太靖,金玲. 2009

[15]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 施伟,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万林生,王爱民. 2017

[16]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马红勃,刘东涛,马宁,张会云,王静,贾辉辉,陈荣振,张爱君,冯国华. 2016

[17]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汪波,刘建. 2016

[18]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苏啤6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陈晓静,乔海龙. 2011

[19]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王为,王永慧,戚永奎,施庆华,潘宗瑾,高进. 2014

[20]播期对江苏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成熟期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 李健,秦德荣,方兆伟,樊继伟,卢百关,迟铭,陈庭木,刘金波,徐大勇.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