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综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敏
作者: 张敏;曾燕红;陆耀;玉新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期刊名称: 乡村科技
ISSN: 1674-7909
年卷期: 2022 年 13 卷 013 期
页码: 100-102
摘要: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形态美妙、花期较长,素有"兰中皇后"的美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由于蝴蝶兰属于单茎气生兰,再生能力弱,因而研究蝴蝶兰快速繁殖技术非常有必要.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火凤凰蝴蝶兰为例,从外植体选择、丛生芽诱导、培养基成分等方面概述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并总结蝴蝶兰主要病害防治措施,为优化蝴蝶兰组织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石峰. 2009
[2]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李杨瑞,卜朝阳. 2007
[3]蝴蝶兰种子胚组织培养优化技术研究. 黄冬华,谢启鑫,李宝光,宋小民,陶秀花. 2009
[4]蝴蝶兰外植体酚类物质和活性氧代谢与组培褐变的关系. 赵滢,杨树华,葛维亚,李秋香,陈红霞,葛红. 2010
[5]蝴蝶兰花梗诱导培养优化技术研究. 谢启鑫,黄虹,孙芳芳,宋小民,黄冬华,李宝光. 2011
[6]不同光质的LED对蝴蝶兰组织培养增殖及生根的影响. 任桂萍,王小菁,朱根发. 2016
[7]热激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褐变的抑制及其生理机制. 赵滢,杨树华,李秋香,葛红. 2013
[8]蝴蝶兰幼嫩花梗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张彦妮,边红琳,陈立新. 2011
[9]6种真菌诱导子对V3蝴蝶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陈金花,石蕾,王存,杨光穗. 2014
[10]热激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褐变的影响. 杨玲,葛红,黄绵佳,赵滢. 2008
[11]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分析. 李晓晨. 2016
[12]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刘真华,葛红,郭绍霞,刘洪涛,曹灿景,周玉杰,李秋香. 2005
[13]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 刘晓燕,向青云,刘玲玲,王天文,赵宁,张朝君. 2005
[14]蝴蝶兰丛生芽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黄丹,陈和明,吕复兵. 2017
[15]蝴蝶兰组织培养培养基组成的初步研究. 王平,吴海红,赵兴华,闫立萍. 2004
[16]蝴蝶兰花梗节间段培养繁殖的初步研究. 鲁雪华,郭文杰,徐立晖,林新华. 2002
[17]不同光照强度对蝴蝶兰组培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赵伶俐,葛红,范崇辉,印芳,李秋香,周玉杰. 2006
[18]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 尤海波,司亮. 2009
[19]蝴蝶兰组织培养中褐变发生及控制的研究进展. 赵滢,杨树华,葛红. 2009
[20]蝴蝶兰“火凤凰”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 曾燕红,玉新爱,苏荣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扬麦18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表型变异分析
作者:杨彩仙;张敏;李博;张硕;徐乐;徐延浩
关键词:辐射诱变;高能混合粒子场;小麦;突变体库
-
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及体尺性状的回归分析
作者:张敏;刘建新;王明;徐冬;采复拉;高扬;尔夏提;李宗欣;黄锡霞;全凯丽;阿依古丽;库木斯;郑文新
关键词: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体尺;相关;回归
-
不同温湿度环境对细羊毛纤维直径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宗欣;郑文新;邢魏婷;吕雪峰;张敏;胡昕;范彬彬;全凯丽;刘建新
关键词:不同温湿度;纤维直径;羊毛
-
籼型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国香1A高产繁殖技术
作者:徐黎峰;王登杰;褚旭东;周雷;李守国;吴泽江;张敏;陈亮;侯锡学;王强;廖齐全;吴凡;杨荣合
关键词:籼稻;三系不育系;国香1A;高产;繁殖技术
-
中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者:董浩然;于海龙;周峰;陈辉;陈美元;张敏;唐杰;谭琦
关键词:珍稀食用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栽培模式
-
不同月份成年阿勒泰羊黑色毛绒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张敏;郑文新;徐冬;宫平;胡昕;库木斯·哈布多拉;阿依古丽·玉苏甫;高扬
关键词:阿勒泰羊;绒毛;粗毛;毛品质
-
富硒水稻栽培技术及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玉新爱;高旭民;黄炳成;吕丽丽;覃小凡;赖春丽;韦家书
关键词:富硒水稻;栽培技术;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