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霉变程度判定指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雅丽

作者: 李雅丽;孙静;刘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霉变;判定指标;脂肪酸值;带菌量;脂肪含量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13 年 09 期

页码: 309-3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花生霉变后,种皮皱缩、颜色变暗、光泽度降低,据此,将花生分为正常花生(I级:种皮颜色均匀、光泽度好),轻度霉变花生(II级:种皮颜色较正常,花生颜色偏暗,光泽度降低,种皮轻度皱缩),重度霉变花生(III级:种皮颜色暗淡,光泽度差,有黑褐色斑点,部分种皮严重皱缩),分别检测3个级别花生的带菌量、脂肪酸值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花生脂肪酸值、带菌量均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脂肪含量变化不大。3个花生品种(花冠王、冀优4、白沙)的脂肪酸值(mg KOH/100 g干样)I级为68.44、79.31、61.54,II级为98.12、92.72、75.99,分别增加43.36%、16.91%、23.48%;III级为157.07、111.59、101.48,比I级分别增加129.50%、40.71%、64.91%。在温度(25±2)℃,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对正常花生进行霉菌培养,验证不同霉变程度花生脂肪酸值变化规律,脂肪酸值随霉变程度增加而增加。花生霉变程度由带菌量反映,但是,带菌量测定周期长、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脂肪酸值测定简单、快速,因此,花生霉变程度可由脂肪酸值代替带菌量进行判定。

分类号: TS207.3

  • 相关文献

[1]农户玉米储藏对比试验与分析. 苑昕. 2014

[2]花生根、茎中白藜芦醇含量影响因素. 张俊,郜海燕,葛林梅,房祥军,邵敏,杨颖. 2009

[3]花生主产区不同试点高油品种豫花9326脂肪含量分析. 张忠信,韩锁义,董文召,刘华,秦利,张俊,薛璐璐,代小冬. 2020

[4]利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结合化学计量学测定花生中的脂肪含量. 于宏威,王强,石爱民,刘丽,胡晖,杨颖,刘红芝. 2015

[5]优质早熟抗病花生新品种豫花15号的选育. 汤丰收,张新友,董文召,殷冬梅,赵冬梅,李锦辉. 2002

[6]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多样性及与荚果性状的关系. 罗虹,周桂元,彭映华,吴燕秋. 2006

[7]花生种子脂肪含量的直接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黄冰艳,胡京枝,张新友,苗利娟,石磊,吕登宇,柴芃沛,冯素萍,刘华,韩锁义,汪晓,齐飞艳,孙子淇,秦利,董文召. 2021

[8]花生籽仁脂肪和蔗糖含量的胚、细胞质、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胡美玲,薛晓梦,吴洁,郅晨阳,刘念,陈小平,王瑾,晏立英,王欣,陈玉宁,康彦平,王志慧,淮东欣,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22

[9]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研究. 杨红福,汪智渊,吴汉章,朱春华. 2003

[10]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病种子带菌试验和发病因素的研究. 李鹏,古勤生,彭斌,安水新,霍志帮,李相涛,唐乐尘,李莉,杨渡,NormanW.Schaad. 2006

[11]脂肪酸值对小麦粉面筋持水率的影响. 孙丽琴,郑刚,刘继明. 2006

[12]高性能阻隔膜对新制蒸汽压片玉米储存过程防霉效果的研究. 周涛,李德勇,张亚伟,和立文,孟庆翔,周振明. 2016

[13]稻米中脂肪酸值测定方法的研究. 徐霞,应兴华,段彬伍. 2007

[14]盐酸返滴定法测定玉米脂肪酸值的可行性. 黄世群,秦琳,仲伶俐,赵珊,李曦,白胜. 2020

[15]不同储藏条件下全麦片品质的稳定性分析. 高子豪,余可,刘磊. 2021

[16]电位滴定仪法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研究. 栾君,兰静,王佳茵,杜英秋,金海涛,陈国友. 2021

[17]玉米穗储藏水分与品质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董梅. 2024

[18]不同水分含量巴西大豆储存期间的品质变化. 刘宏超,李俊,王步军. 2021

[19]温度对高水分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段依梦,宋玉,曹磊,陶澍,张卫华,刘超,杜传来,朱昌保,顾广东,曹胜男. 2020

[20]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的探讨. 秦玲,刘月悦,白胜.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