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碳量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红壤团聚体组分分布及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艳
作者: 吴艳;宋惠洁;胡丹丹;徐小林;胡志华;冀建华;黄尚书;黄建清;柳开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物料种类;土壤肥力水平;团聚体组分;C/N比
期刊名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ISSN: 1673-4831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556-5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于土壤理化性质不同,不同肥力的红壤上适宜的有机物料种类可能存在差异。为精准分类指导不同肥力红壤选择适宜的有机物料种类,选择长期进行花生、油菜轮作的红壤旱地,采集0~20和>20~40 cm深度土壤样品,分别代表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壤,设置不施有机碳(C0)以及施用油菜秸秆碳(OSC)、水稻秸秆碳(RSC)、玉米秸秆碳(MSC)、猪粪碳(PMC)处理,其中各有机物料处理的碳投入量相同,进行连续90 d的避光培养,测定不同处理团聚体组分及有机碳、氮含量,分析有机物料投入C/N比与团聚体组分C/N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与C0对照相比,各有机物料处理均显著提高了>2 mm团聚体比例。在高肥力土壤中,OSC、RSC、MSC和PMC处理>2 mm团聚体组分比例分别增加217.89%、283.97%、286.63%和210.63%,低肥力土壤中上述处理的增幅分别为72.25%、84.45%、72.11%和46.47%。(2)有机物料投入后,>2、>0.25~2、≥0.053~0.25和<0.053 mm团聚体组分有机碳含量均显著提升,但不同肥力土壤中各有机物料处理下团聚体组分有机碳的增幅差异较大,以>2 mm团聚体组分有机碳为例,高肥力土壤表现为RSC和MSC处理较高,而低肥力土壤则表现为OSC处理较高。(3)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壤中添加不同有机物料均显著增加了>0.25~2和<0.053 mm团聚体组分全氮含量,且各处理均大体呈现出PMC处理最高的趋势。(4)在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壤中添加不同有机物料均增加了团聚体组分C/N比,但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壤中存在明显分异。以>0.25~2 mm团聚体组分C/N比为例,高肥力土壤表现为OSC、RSC和MSC处理较高;而低肥力土壤则表现为RSC和MSC处理较高,且大体呈现出PMC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组分C/N比显著低于其他有机物料处理的趋势。(5)高肥力土壤中,提高有机物料C/N比可显著增加土壤>2和>0.25~2 mm团聚体组分C/N比;而低肥力土壤中,仅>0.25~2 mm团聚体组分C/N比与有机物料投入C/N比呈显著正相关。结合拟合方程的斜率分析发现,当投入有机物料的C/N比增加时,高肥力土壤中>0.25~2 mm团聚体组分C/N比的增幅明显小于低肥力土壤。与猪粪相比,秸秆类有机物料对团聚体碳、氮积累的促进效果较好。建议参考土壤肥力水平精准调控投入有机物料的C/N比,以期合理提升土壤团聚体组分的C/N比。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基于养分专家系统评估双季稻区的氮肥减施潜力. 柳开楼,李大明,余喜初,胡惠文,熊华荣,胡志华,叶会财,黄庆海. 2019
[2]土壤肥力水平对肥料氮生物固定的影响. 唐玉霞,孟春香,贾树龙,王惠敏,刘巧玲. 2003
[3]外源有机物料碳氮在红壤团聚体中的残留特征. 徐虎,张敬业,蔡岸冬,王小利,张文菊. 2015
[4]菇稻不同轮作年限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 吴艳,朱莉英,王发洪,宋惠洁,王晶,李娜,武栋,胡秋萍,胡丹丹,胡志华,柳开楼. 2023
[5]不同C N比堆肥碳素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秦莉,沈玉君,李国学,胡菊. 2010
[6]猴头菌对碳、氮营养的利用. 吴德喜,李青. 1995
[7]不同C/N比对堆肥腐熟度和含氮气体排放变化的影响. 秦莉,沈玉君,李国学,郭瑞. 2009
[8]寿光设施菜田碳、氮演变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雷宝坤,陈清,范明生,张福锁,甘延东. 2008
[9]不同灌溉方式下秸秆还田对设施土壤碳、氮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王立革,郭珺,韩雄,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南江宽,焦晓燕. 2018
[10]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张久明,匡恩俊,刘亦丹,迟凤琴,张一雯,宿庆瑞,石艳香. 2021
[11]环境条件对猪粪堆肥卫生无害化效果的影响. 林鸿雁,叶美锋,吴飞龙,林代炎. 2012
[12]不同有机物料在植烟土壤中的腐解及活性有机碳、氮含量的变化. 鲁耀,郑波,段宗颜,李祖红,解燕,邱学礼,王建新. 2014
[13]不同施氮量的寄主植物对棉铃虫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马艳,王春义. 1997
[14]不同温度下圆叶决明降解过程红壤可溶性氮及氮水解酶动态变化研究. 钟珍梅,游小凤,翁伯琦,邢世和,应朝阳. 2020
[15]IBA对红萍结孢的影响. 徐国忠,郑向丽,王俊宏,邓素芳,杨有泉,应朝阳. 2021
[16]不同C/N比香蕉杆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 邓晓,侯宪文,李光义,李勤奋. 2009
[17]牛场高效原位转化腐解菌对氮源及C/N的需求. 黄保宏,汪建飞,吴永刚,赵勇,朱帆. 2014
[18]不同调控措施对设施蔬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李欣,徐钰,江丽华,刘兆辉. 2012
[19]有机肥发酵氮素损失调控技术研究. 王秀娟,刘慧颖,孙文涛,娄春荣,董环,王聪翔. 2004
[20]有机物料在植烟土壤中的腐解及活性有机碳氮含量的变化(英文). 鲁耀,郑波,段宗颜,李祖红,解燕,邱学礼,王建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ApiAP2转录因子家族调控弓形虫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丹丹;罗润琪;梁瑞英;汪磊;梁琳;司红彬;丁家波;汤新明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生活史;转录因子;基因调控;基因表达
-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产蛋后期双莲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肝脏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陈芳;吴艳;杜恩存;金枫;赵娜;黄少文;郭万正;魏金涛
关键词:双莲鸡;代谢能;粗蛋白;蛋品质;脂代谢
-
绿壳蛋鸡群体SLCO1B3基因分型及其蛋壳颜色分析
作者:管峥霖;黄涛;潘爱銮;申杰;吴艳;皮劲松;盛哲雅;李刚;龚炎长;杜金平
关键词:绿壳蛋;绿壳基因型;产蛋周龄;蛋壳颜色
-
高低产蛋鸡产蛋后期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其功能分析
作者:陈林;王家乡;吴艳;皮劲松;蒲跃进
关键词:RNA-seq;高低产蛋鸡;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
-
柞蚕胚胎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及其遗传
作者:焦阳;姜晓旭;吴艳;钟亮;戚俐;陈俊山;徐亮
关键词:柞蚕;卵胚胎;高温胁迫;耐受性;遗传
-
江汉鸡A系产蛋性状及产蛋曲线拟合分析
作者:付明;潘爱銮;吴艳;杜金平;申杰;梁振华;张昊;孙静;黄涛;皮劲松
关键词:江汉鸡A系;产蛋性状;产蛋率;累计产蛋数;曲线拟合
-
镉胁迫对粉葛幼苗生长、生理特性及镉富集的影响
作者:林小兵;周利军;吴多基;尧娟;王斌强;何绍浪;黄尚书;武琳;黄欠如;吴建富
关键词:镉胁迫;粉葛;生理特性;过氧化物酶;富集特征